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九五”计划以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议题以历经多个阶段的发展转变,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层出不穷,学者在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影响因素、测度上做出了诸多贡献。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区域经济联系以及区域增长趋同三个方面考察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区域的金融发展能显著改善区域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展现了重要的经济功能。同时不同区域之间金融资源存在差异,金融资源在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之间进行流动,针对子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改变,从而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过程作为研究出发点,聚焦于金融功能理论中的金融集聚和金融扩散这两大功能,着重从金融资源的集聚与扩散的金融功能两个角度探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尝试在理清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之上,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建立区域异质性的理论模型,将金融资源的集聚和扩散两个方面的效应引入理论模型,来研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继而得出作用于经济欠发达与发达地区的金融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两种金融效应作用于存在产出水平差距的两地区之下进而影响两区域产出差距,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金融集聚水平超过经济发展相对高的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提高,反之则降低,金融扩散效应包括本区域对其他区域的扩散作用和本区域受其他地区的扩散作用,同样是在效应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影响。为更好体现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本文选取2001-2015年全国12个城市群数据,根据区域经济差距、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程度、区域间经济联系三个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针对区域经济协调程度进行定量测度,并针对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存在的差距,进一步探讨12个城市群的金融发展效用水平现状,针对比较城市群金融资源要素禀赋、金融集聚水平以及金融扩散水平测度结果,得出城市群金融要素禀赋存在差距,各项金融发展指标均存在不均衡和非对称的现象,结合理论分析结果,金融资源禀赋较强与较弱区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金融扩散与金融集聚强度。金融要素禀赋较好的区域往往受其他地区金融扩散效应较强,要素禀赋较差地区存在相反的作用,这一机制下又会使得区域经济协调水平变差。最后运用固定面板数据模型基于2005-2015年12个城市群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集聚效应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而金融的扩散效应并未表现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著的影响路径;同时也检验了市场竞争机制下金融发展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情况,结果与之前实证检验存在一致性,即金融集聚效应水平显著而区域金融的但金融扩散效应并未体现出明显的显著水平,实证结果也部分的检验了理论分析的内容。最后,针对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撰写针对性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