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基层公务员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都称呼自己为弱势群体,以往界定的风光的基层公务员样子不复存在,并且人民群众反映,很多公务员存在官僚主义,让人民群众觉得事情很难处理,常常要看公务员的脸色办事,造成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需要仔细探究。考虑到以往研究存在的疏漏,本文的研究旨在:首先,针对基层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及成因进行系统归纳,力求理论结合实际,有较高的解释度。其次,着重研究湖南C市基层公务员心态健康状况的优化机制,对应造成基层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外部环境的优化、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社会心理支持的加强以及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健全4种基层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优化对策,为形成基层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的良性互动、建设心理健康的基层公务员队伍提供参考。本文对我国转型期基层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建议将基层公务员心态考核纳入综治(平安建设)考核。同时呼吁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作为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测量调查法,采用《心理状况自我测评表》调查了351位湖南C市基层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情况,运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将工作性质、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年龄以及性别等当作变量,围绕公务员的精神病性、偏执、焦虑、人际关系以及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水平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心理调试机制、生活与个人因素、社会文化因素、职业性质、工作特点以及城市发展状况等均会影响到C市公务员心理健康,进而提出通过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公务员个体心理健康状况、职业生涯规划支持体系、公务员心理健康培训和调节机制以及减缓社会矛盾等手段可有效应对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创新点是,在人事管理中运用到了心理知识,且建议在基层公务员绩效考评以及录用时进行心理测评,同时针对维护公务员心理健康、完善心理干预机制、公务员培训机制以及提高公务员自我调适能力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