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国全面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然而,融资难一直是掣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反观理论界,我国尚缺乏文化产业融资方式创新的系统性研究,适应不同规模、不同情况文化企业资金需求的实践操作方式也亟待完善。因此,如何创新文化产业融资方式、强化多元资本支持成为学术层面与实践层面高度聚焦的热点领域。鉴于此,本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运用文化产业、产业发展、金融创新和决策优化的原理和方法,突破体制性壁垒、结构性障碍和条件性瓶颈,探索性地设计了以“政府引导、市场配置;多个层次、多种渠道;效率优先、兼顾安全;分类指导、以点带面”为特征的我国文化产业宏观融资方式。首先,阐述了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产业发展理论,解释了金融创新理论,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初步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的需求特征,对比目前的融资供给,总结出我国文化产业融资存在总量不足和结构性不足,创新的方向是总量支持和结构创新。其次,从改制上市、产业投资基金、银行贷款三个方面,探讨了上市融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政策性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等四种较为典型的微观融资方式的深化、发展和完善。再次,针对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方式创新进行效率评价和安全评价,尝试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安全”的创新原则,作为融资方式创新和选择的重要标准。一方面,针对融资效率评价指标权重和融资效率评价专家权重均为三角模糊数,以及融资效率评价指标值为语言值的情形,构建了基于TC-OWA算子的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方式选择模型。另一方面,从产业发展环境、产业控制力、产业核心价值观强度、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创意程度以及产业科技素养等方面构建了文化产业融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湖南文化产业融资安全进行了评价。最后以湖南的文化产业融资方式创新为实证,总结了湖南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