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与经济增长、地区差距关系研究——以西部三大城市群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uhea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聚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由来已久。以产业、资本、人口等为主的集聚对于城市内部塑造、城市等级体系升级以及全球城市群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相伴而生的是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化以及地区差距的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部沿海地区集聚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中西部地区集聚水平偏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处理好集聚与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关系是协调区域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全面高速增长的关键。  本文试图改变传统的经济学研究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视角,将集聚的空间因素引入到一般的均衡分析框架之中,以探寻集聚和地区差距扩大的背后深层机制。在新经济地理学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含有四部门的均衡分析框架来探讨集聚与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关系,并提供了相关的实证验证。主要内容有:  首先,本文建立了一个含有四部门(农业部门、制造业部门、中间产品部门、创新部门)的微观分析框架来论证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循环因果关系。在这个模型中,经济增长是由中间产品种类数量的增长引发的。通过论证可以得到:集聚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相伴而生;集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引起中心与周边地区的不平等,加剧了地区差距。  其次,本文分析了城市群集聚的影响因素,对集聚的概念和测度方法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城市群集聚的综合测度模型。模型假定城市群集聚度是产业、空间以及交通集聚度按照一定的重要性权重计算而得到的综合性指标,以西部三大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兰白西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得出了三大城市群各方面的集聚情况以及综合集聚现状。  最后,在上述城市群集聚度的基础上,利用1999-2009年西部三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集聚和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关系,得出了集聚与经济增长、地区差距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的特征,实证了集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拉大了地区差距。最后文章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