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珍珠明目滴眼液、揿针、揿针联合珍珠明目滴眼液对视频终端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并探讨作用机理。方法: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选取视频终端视疲劳患者114例(228眼),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1,试验组2,对照组。试验组1:揿针(双侧攒竹、四白、丝竹空)联合珍珠明目眼液滴眼,试验组2:揿针(双侧攒竹、四白、丝竹空),对照组:珍珠明目眼液滴眼,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眼部及全身症状,近距离用眼时间、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泪液分泌试验、自觉症状积分等疗效性指标。结果:(1)治疗前三组受试者性别、年龄、眼部及全身症状,近距离用眼时间、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泪液分泌试验、自觉症状积分等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具有均衡可比性。(2)试验组1治疗后,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坚持近距离用眼时间、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中医疗效:试验组1显效率为21.95%,有效率68.29%,总有效率90.24%;试验组2显效率为16.22%,有效率64.86%,总有效率81.08%;对照组显效率为5.56%,有效率58.33%,总有效率63.89%。治疗后三组间疗效两两比较,试验组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1与试验组2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试验组2>对照组。(4)西医疗效:试验组1显效率19.51%,有效率63.41%,总有效率82.93%;试验组2显效率为10.81%,有效率59.46%,总有效率70.27%;对照组显效率2.78%,有效率52.78%,总有效率55.56%。治疗后三组疗效两两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1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2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与试验组2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疗效优于试验组2,试验组2疗效优于对照组。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1显效9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24%。试验组2显效6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08%。对照组中显效2例,有效2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3.89%。可以看出,揿针联合珍珠明目眼液治疗视频终端视疲劳效果最优,揿针次之,珍珠明目眼液再次之。结论:揿针联合珍珠明目眼液滴眼与单纯珍珠明目滴眼液或揿针治疗视频终端视疲劳,对改善眼部症状及全身症状均有一定疗效,相比之下,揿针联合珍珠明目眼液滴眼的疗效最明显,能显著改善视频终端视疲劳症状,而揿针治疗效果优于珍珠明目滴眼液效果,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治疗视频终端视疲劳的一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