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享誉盛名的英国当代戏剧家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1930-2008)的戏剧中,暴力意象频繁出现。当暴力元素融入剧作,就会使原本用于沟通交流的人物语言具备了攻击性与伤害性;语言暴力充斥于他各个创作时期的剧作。《精确》是品特为反核演出而写就的政治短剧,《看管人》与《归家》是他创作早期与中期的代表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生活经历与英国社会状况。三部剧中的语言暴力尤为显著。然而,剧作中的暴力与创伤主题迄今却鲜有学者关注。本文基于史蒂芬·平克对禁忌语所作的相关论述、语言暴力的类型及特征与朱迪思·赫尔曼的创伤理论,选取上述品特三部剧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对剧中的语言暴力进行阐释,并从中挖掘人物的心理创伤,探析引起创伤的社会根源与相应的创伤治疗。剧中的语言暴力是人物抨击战争与极权、争夺空间、控制他人、攫取权力与建立自我认同的方式,也是对观众情感的一种震撼,折射出品特对战争暴力的控诉、对西方政府倒行逆施的抨击、对种族歧视的批判与对家庭亲情缺失的关注。同时,也是剧作家进行暴力反面教育,避免语言暴力的盛行泛滥的尝试,表达了其疗治创伤、构建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美好世界的企盼。论文共五部分,引言对品特的生平、成就与其剧作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呈现了论文的理论框架与大纲;第二章将品特戏剧中的语言暴力进行了归类:即歧视型、辱骂型、诅咒型、威胁型、指令型语言暴力、下流话及喋喋不休的废话,并总结出其特征:多样性、广泛性、压制性与冒犯性、强大性与神秘性、公然性与隐蔽性并存交织;第三章对品特三部剧作中的语言暴力与战争创伤、种族创伤与家庭创伤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引起创伤的社会根源与创伤治疗进行挖掘探讨,指出剧作中的创伤不仅仅是作家本人的,更是犹太民族、英国国民甚至是世界人民所遭受的精神创伤;治疗创伤需构建和平的战后世界、重述创伤记忆、重建个人与社会的联系等;第五章为结论。剧中的战争、种族和家庭创伤蕴含于语言暴力之中。同时,语言暴力又是战争、种族和家庭创伤影响的畸形产物,反映了人物在复杂环境中受到的创伤,而创伤的疗愈需要西方政府、社会、家庭与个人的努力,使原作为暴力手段的语言转变成治疗创伤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