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即新增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进行税前扣除,从而降低了固定资产的投入成本,刺激企业加大固定资产的投入力度,降低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并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变动。在增值税转型的大环境中研究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一方面有助于检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实际影响,另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在转型中进行正确的筹资决策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和增值税转型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增值税税收制度的发展历程及改革概况,并根据相关理论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本文选取2008年和2009年在深、沪两地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实施增值税税收制度的101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组成2022个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值税转型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受行业因素影响较大,增值税转型后工业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带息负债率显著提高;同时全部样本上市公司的长期债务比例显著提高,流动债务比例显著下降,使得上市公司长期财务风险提高,而其中长期债务的提高又会增加债务的资本成本,降低企业的回报率。所以,企业在抓紧转型契机积极更新换代的同时,也要合理进行债务融资,控制债务融资的程度以及债务融资的组合形式,并且做好税收筹划工作,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债务的税盾效应,非债务的节税效应、债务与非债务的节税替代效应以及信号传递理论等,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对企业在增值税转型中抓住投资机遇,并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