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感来源于个体的主观感受,其既可能与自身的经济收入、职业状况等相关联,也可能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关联。 本研究运用深度访谈法确定居民主观幸福感结构的具体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居民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城市中的各类因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在理论研析的基础上对城市人格的概念进行界定,并考察居民对城市人格的认知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影响因素、城市人格认知及居民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为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提供指导。 本研究将城市各因素、城市人格认知和居民主观幸福感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中,建立基于城市人格认知视角的各因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的概念模型。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确定居民主观幸福感结构的内涵,并尝试开发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城市人格认知量表,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确立居民主观幸福感、城市人格认知等核心概念的结构;通过差异性分析,探讨这些核心概念在人口统计变量及组织背景变量上的分布差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归类为经济发展因素、社会保障因素和生活因素,并通过测量各因素的重要度、现值和发展趋势来探讨其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复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差异性。此外,本文还通过分层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影响因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及城市人格认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主要有: 居民主观幸福感呈现出三个维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基于个体大五人格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城市人格认知分为五个维度,包括城市包容性认知、城市理智性认知、城市担当性认知、城市亲和性认知、城市创造性认知。 居民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对居民主观幸福感整体水平具有预测差异性,且均能从根本上预测居民主观幸福感,其中消极情感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最大,而生活满意度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最小。 城市的各类因素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且其现值均正向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不同因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生活因素能从根本上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体验,经济发展因素和社会保障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小。 城市人格认知五个维度在城市各影响因素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调节效应:对居民主观幸福感整体水平、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均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消极情感有负向调节作用。 结合研究结果,本文从城市和居民个体两个视角建立了基于城市人格认知的居民主观幸福感提升模型,为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