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耳穴按压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性及优越性,为患者提供有效、简便、安全的治疗方案,为耳穴贴压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门诊和妇科门诊,确诊为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对照组),仰卧位取穴:关元、气海、地机、血海、合谷、太冲、三阴交;俯卧位取穴:次謦、膈俞、肝俞、肾俞、地机、合谷、三阴交。仰卧位与俯卧位交替,第一次治疗均取仰卧位,经前7-10天开始治疗,隔日一次,至月经开始为止,每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耳穴加针刺组(治疗组):耳穴取穴:内生殖器、内分泌、交感、神门、肝、肾,针刺取穴同针刺治疗组。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约30秒。每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针刺操作同针刺组。依据痛经症状评分标准、痛经轻重分级标准判断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病例年龄、病程、痛经程度分级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30例痛经患者,经治疗后治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经过第一疗程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痛经程度明显改善,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第二个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痛经程度显著改善,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痛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经第三个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痛经程度显著改善,具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痛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按压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