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层面看儿童文学的翻译--以《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为例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ko042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文学是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儿童文学的研究却远不及成人文学。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更是不尽如人意,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纵览这些有限的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回顾历史的角度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的综述性研究,通常是对从晚清时期到现在翻译活动的梳理;另一类是对儿童文学翻译者的研究,以五四时期为主流,介绍其翻译作品,总结其翻译思想。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从词汇层面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的研究,因此,本篇论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本文以闻名全球的儿童文学作品《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为例,从词汇层面对儿童文学的翻译进行研究,考察其汉译本的可读性,即:它是否属于儿童文学;如果属于儿童文学,那么它在中英同龄儿童中是否具有相同的可读性。本文从词汇层面对原著与汉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包括:词汇量;普通词汇,分为超纲词汇、特殊领域词汇、成语词汇以及方言和俗语词汇;文化词汇,分为与发源地有关的词汇、与传统宗教有关的词汇和与传奇有关的词汇。经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汉译本属于儿童文学,但在中英同龄儿童中不具有相同的可读性。   基于该比较分析,针对如何提高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可读性,提供三个建议:配插图、加注或采用简单的汉字,以及根据儿童年龄由易到难翻译成不同的译本。   最后,指出了本文的局限:该汉译本到底适合什么年龄的儿童阅读,即什么年龄的中国儿章能获得与英国儿童相同的可读性,此问题尚未讨论。衷心希望本论文能给将来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些许启示和建议。
其他文献
论文主要是通过显性消费理论对《嘉莉妹妹》这篇小说的女主人公的命运和性格进行分析,对主人公进行解读和批判。文章对嘉莉的消费者之路,消费动机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一步步
学位
丹尼尔·笛福是17至18世纪英国享誉盛名激进政治家与小说家。1722年发表的小说《瘟疫年纪事》给笛福带来了很大的成功,尽管它受批判和受吹捧的程度同样引人关注。这本小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