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球囊通道技术与脑压板牵开技术疗效分析目的研究显微镜下球囊通道技术与脑压板牵开技术在脑深部病变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探讨球囊通道技术对脑组织损伤,脑功能保护,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深部病变患者32例。按照病变从皮层至术野显露的手术路径不同分为两组,球囊通道组(实验组)和脑压板牵开组(对照组)。两组均在显微镜下建立手术通道,由同一名手术经验丰富的高级神经外科医师主刀,其中实验组15例,对照组17例。统计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变性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种分组的预后。对比分析球囊通道技术与脑压板技术两组临床应用的优缺点,临床疗效等。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变性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34.8±75.3)分钟和(303.5±69.8)分钟,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间缩短,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66.7±129.1)毫升和(309.4±236.9)毫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9.3±2.3)天和(12.4±4.8)天,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组出现并发症总例数1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出现并发症总例数3例,发生率为17.6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不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4687)。实验组出现肺部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出院。对照组并发症:颅内感染2例,发生率为11.7%,均予抗感染及腰大池引流后治愈;颅内迟发出血1例,发生率为5.88%,行急诊清血肿后治愈。6、患者通过GOS评分等级的数量分别为:实验组为13例、1例、1例、0例、0例;对照组为13例、3例、1例、0例、0例,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GOS评分等级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两者在术后3个月的GOS评分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8702)。结论1.与脑压板牵开组相比,球囊通道组在脑深部病变治疗中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的优点;2.显微镜下球囊通道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后患者出现术后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的风险较脑压板牵开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无明显差异,提示使用球囊通道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不增加手术术后并发症风险。第二章球囊通道技术对脑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目的评估和比较球囊通道技术与脑压板牵开技术对脑组织的损伤。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单纯开骨瓣组(假手术组)、球囊通道技术组(实验组)和脑压板牵开技术组(对照组)。按照开颅后手术通道建立方式的不同,分别采取单纯开关颅,球囊通道扩张皮层,脑压板牵开皮层,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在干预结束后1小时,通过比较新西兰大白兔脑组织含水量(BWC)比较干预结束后脑组织含水量是否有显著性差异;通过ELISA测定S100β和NSE蛋白的含量,来确定脑损伤程度;并通过免疫印迹观察和比较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3剪切体和抑凋亡蛋白Bcl-2在创伤部位的表达差异。结果1、比较脑组织含水量(BWC)结果表明,两种干预方式在产生的脑组织水肿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对损伤相关蛋白S100β和NSE进行ELISA测定结果表明,各组新西兰大白兔术前血清S100β浓度比较(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血清S100β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两组新西兰大白兔血清S100β浓度均在术后12h内持续升高,12h后呈下降趋势。实验组血清S100β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在术后6h、12h、24h时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新西兰大白兔术前血清NSE浓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血清NSE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两组新西兰大白兔血清NSE浓度在术后24h内持续升高,实验组血清NSE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在术后6h、12h、24h时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剪切体,抑凋亡蛋白Bcl-2的WB结果表明,颅脑损伤是诱导神经细胞发生凋亡的刺激因素之一,实验组手术区域周边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剪切体表达降低了,而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升高了。结论球囊通道技术和脑压板牵开技术都会引起术后的脑损伤,但球囊通道技术相对于脑压板牵开技术损伤程度更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