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溴氧化及二甲醚合成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甲醚是一种潜在的清洁能源,它不仅是从合成气制汽油、低碳烯烃的重要中间体,而且也是多种化工产品的原料。目前,二甲醚的传统生产工艺是从合成气出发制备,但是在天然气水蒸汽重整制合成气的过程中,需要燃烧四分之一以上的天然气来供给反应热量,能量消耗大,造成资源的浪费。本论文探讨了一种从非合成气途径合成二甲醚的新工艺。 本论文通过两步法来合成二甲醚,在第一步的甲烷溴氧化实验中,甲烷、氧气和氢溴酸(40Wt %)在催化剂上反应生成溴甲烷,整个反应是强放热反应。 本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SiO2 负载的催化剂进行了甲烷溴氧化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氢溴酸流量、甲烷流量和氧气流量对甲烷转化率、CH3 Br 选择性、CH2 Br2选择性以及深度氧化产物CO 和CO2 的选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0 ℃、氢溴酸流量为8.0mL/h 、甲烷流量为5.0mL/min 和氧气流量为5.0mL/min的反应条件下,在催化剂2.5 %Ba2.5%La0.5%Ni0.1%Ru/SiO2 上,甲烷转化率为46.5 %,CH3 Br 选择性为82.7 %,CH2 Br2 选择性为5.7 %,CO 选择性为9.9 %,CO2 选择性为1.7 %,在反应产物中,检测到少量的H2 生成。反应后产生的溴甲烷在金属氯化物催化剂上进行第二步水解反应制备二甲醚,我们系统地考察了催化剂类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溴甲烷与水的质量比例对CH3 Br 转化率、DME选择性和CH3 OH 选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催化剂RuCl3 上,在反应温度为180 ℃、反应时间为10 小时、溴甲烷质量为0.5g 、水质量为0.7g 的反应条件下,CH3 Br 的转化率为98.3 %,DME 的选择性为68.9 %,CH3 OH 的选择性为31.1 %。 本论文简单的探讨了甲烷溴氧化和溴甲烷水解的反应机理。在甲烷溴氧化反应机理研究中发现,在论文所讨论的条件下,除了CH4 与HBr 和O2 之间的自由基反应生成CH3Br外,还存在着CH3Br 进一步溴化生成CH2Br2 以及CH3Br 燃烧和水蒸汽重整生成COX 等副反应,其中副产物CH2 Br2 可以重新循环到反应器中反应生成CH3 Br 。在溴甲烷水解制备二甲醚的反应机理研究中,推测在Ru 催化剂上形成了一系列的反应中间体,不过对此反应机理有待于更进一步的验证。
其他文献
Schiff碱是一类含有>C=N基团的化合物,由于其N原子极易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形成的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电和磁性能,使得其在隐身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已有一些Schiff碱类化合物在隐身材料方面的研究被报道。本论文制备得到了20种手性Schiff碱及10种手性Schiff碱铁配合物,通过质谱(MS)、核磁(1H NMR)、红外光谱(IR)、单晶X-射线衍射和原子吸收光谱(AAS)等对
小鼠肝炎病毒(简称MHV)感染是一种严重危害小鼠生产的病毒性传染病,可引起小鼠致死性肝炎、脑炎和肠炎,对小鼠的饲养和发展造成巨大威胁。鼠群感染MHV多数情况下呈亚临床型感
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原产于台湾,为亚热带性海藻,其适宜生长的海水温度为10℃~36℃,最适生长水温为20℃~25℃。菊花江蓠由于生长较快,适应性强,是目前国内外报道
邻苯二酚、对苯二酚以及对苯醌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在医药、农药和精细化学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经济、环保等方面的约束,传统的制备方法逐步被淘汰,而苯酚羟基化法成为目前制备苯二酚及对苯醌的主要方法,因此研发高效的苯酚羟基化催化剂对苯二酚及对苯醌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分别制备了不同担载量的α-Fe2O3/SiO2、单斜相CuO/SiO2以及立方相CuO/Al2O3
重金属污染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身体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其中水体中Pb(II)污染和Li(I)资源浪费的问题较为突出。本论文针对传统处理金属
近年来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发展迅速,大豆和棉花等转基因作物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小麦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1992年第一株转基因小麦诞生,为开展小麦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本课题针对目前小麦转基因中存在的低转化率、栽培品种少、抗虫基因单一等问题,拟利用掌叶半夏凝集素(Pinellia pedatisecta agglutinin,PPA)基因转化小麦,建立较成熟的小麦栽培品种抗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