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在10L发酵罐中卷枝毛霉转化妊娠烯醇酮(1)的发酵工艺放大研究。卷枝毛霉为本实验室自筛菌种,能够有效的将妊娠烯醇酮转化为7a-羟基妊娠烯醇酮(2)和7α,11α-二羟基妊娠烯醇酮(3),其中产物3可作为醛固酮拮抗剂依普利酮的合成中间体。本论文以化合物3为目标产物,在前期优化的摇瓶发酵工艺基础之上,对卷枝毛霉在10L发酵罐中转化妊娠烯醇酮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利用单一变量法逐次考察搅拌转速、通气量、培养基初始pH、最佳转化pH、底物添加剂量五个影响因素对转化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酵条件控制在:搅拌转速350rpm,通气量0.32m3·min-1,培养基初始pH5.7,转化pH4.9,底物添加剂量2.0g·L-1时,7α,11α-二羟基妊娠烯醇酮的的转化产率可达到48.7%,比摇瓶水平提高近2.4个百分点。2.穿心莲内酯(4)的微生物转化研究。穿心莲内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本论文希望通过生物转化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修饰,以发现利用化学方法难于得到的新型衍生物。首先,利用本实验室保藏菌种或从土壤中直接筛选得到对穿心莲内酯具有转化能力的菌株,对穿心莲内酯进行生物转化,然后通过发酵实验及后处理,利用TLC检测是否有新点生成。其次,对于有新点生成的菌种,进行放大实验后,利用柱色谱进行转化产物的分离,并利用NMR等技术鉴定转化产物的结构。通过实验,最终筛选得到8种对穿心莲内酯具有生物转化能力的菌株;其中AMT4对穿心莲内酯生物转化的效果相对较好,共得到2种转化产物,经结构确证主要产物为脱水穿心莲内酯(5),收率为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