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与宪法修改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aini1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根本法宪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宪法规定国家的重大问题,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依据。建国以前,我国的宪法经历了一个长期混乱的发展时期,从清政府时期的宪法探索到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产生,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制宪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宪法发展,最终,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革命斗争选择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根据国情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领导宪法修改,及时更新和完善宪法的内容,既保证了宪法的适应性又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从过渡时期的《共同纲领》到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社会主义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宪法。从75宪法到78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宪法修改经历了许多挫折,对社会主义宪政运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改革开放政策深入开展的时代背景下,修改后的现行宪法,即1982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定了更加完善的民主制度,保护人权和私有财产写入宪法,这些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内容体现了我国宪法和宪法修改逐渐走向成熟。纵观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宪法修改,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只有在新的形势下不断研究宪法修改的新问题才能保持宪法的社会适应性,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坚定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其他文献
职业倦怠是现代人常见的负面心态,也是影响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在全面、系统的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法和问卷法,对我国广东省部分高校辅导员(中山大学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女性老人在老年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而且越是高龄越是如此,养老问题特别是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将越来越集中为女性老人的养老问题,这将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追求逐渐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消耗等现状让人们不得不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峻性,环境问题成为关系
【摘要】随着新的经济形式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普通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也向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模式转型,而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现有的教育教学、培养体系已不能满足当前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因此,积极探讨与实践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转型发展、课程体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统称人口较少民族,其中包括高山族、门巴族、珞巴族、京族、毛南族、基诺族、阿昌族、布朗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