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趋复杂,传统就业模式被打破,“毕业即失业”问题屡屡出现。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全新的创业机遇也展现在大众面前,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成为重要创业形式。创业意愿是创业行为的前提,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已成为学校和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的课题。本研究根据对大学生创业环境、风险倾向、核心自我评价及创业意愿的水平进行文献与实证调查研究,将四种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构建风险倾向在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影响机制中起中介作用、核心自我评价在创业环境对风险倾向的影响机制中起调节作用的模型。通过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沈阳市433名不同专业、学历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数据,用SPSS22.0对大学生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等,并使用Amos24.0软件对研究假设模型进行中介及调节效应检验。根据所得结果发现:(1)大学生感知创业环境对其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培训、研发转移、商业环境、国内市场开放程度、有形基础设施、文化及社会规范均与创业意愿呈显著正向相关。(2)风险倾向对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3)风险倾向在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核心自我评价在创业环境对风险倾向的影响机制中起调节作用。根据上述研究结论,针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培养上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政府应该完善大学生创业资金帮扶机制、提供创业教育培训、完善互联网服务平台和加强创业政策执行的监管。(2)高等院校应该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课程、鼓励大学生参与政府项目、成立创新创业主题学生社团等措施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能力。(3)大学生自身应该提升其自身核心自我评价水平,并形成适当的风险倾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