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洋淀之于整个华北平原,在军事、生态、景观等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敏感的自然环境。在以上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白洋淀地区乡村聚落形成了独特的空间、产业特征。在本文中,笔者先从历史视角探究了白洋淀极其聚落的演进规律,再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白洋淀乡村聚落的选址、空间、人文等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归纳淀区聚落的发展特征。从历史视角,梳理了白洋淀地区聚落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并根据年鉴及相关史料中的建村年代记载,辅佐以村名的解析和分类,对白洋淀乡村聚落的发展过程进行全面概述的分析。从宏观视角,筛选了白洋淀地区五个县市共1012个乡村聚落的位置信息,并结合高程、坡度、坡向、水系、交通等地理因素,建立空间数据库。并以保定、沧州两市的乡村聚落分布情况作为对照组,讨论白洋淀地区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规律。从中观视角,选取了与白洋淀水域关联较为紧密的39个纯水村进行了重点分析。从聚落边界、岸线,到整体格局、扩张模式,再到建筑数目、排布规律,以及交通可达性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和分析,探究亲水性对于纯水村发展的影响。从微观视角,对白洋淀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圈头村”展开深入探析。关注点聚焦于建筑、街巷和公共空间特征等,并对它的特色产业和文化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同时针对雄安新区的新背景、新政策,提出产业和文化的保护措施和开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