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证病药效动力学'新假说的理论与实践--平肝熄风法代表方药的临床与实验药效动力学研究

来源 :北方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ameis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综述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就传统给药方式与提高临床疗效的关系作了较为系统的剖析,并对现代中医临床口服给药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根源等进行了论述.在如何进行中医临床复方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上,笔者根据未来趋势,结合自己的研究体验,提出了"临床证药效动力学"新假说.该假说强调在研究方法上,应立足于中医临床;以观测病种上,应着重证候范畴内的现代医学疾病;在研究手段上,应以药理效应法为主;在观测指标的选择上,应兼顾效应法的客观要求,选择疾病的疗效指标.笔者以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建瓴汤等平肝熄风三常用方为工具药,通过复方体内动力学过程的相关研究,对假说的科学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验证.临床研究选择肝阳上亢型中的高血压、头痛、睡眠障碍等现代医学病种,来观察复方对脑血流多普勒、血压、镇痛等指标作用的体内动力学过程;实验选用镇静、镇痛、催眠、抗惊厥、降血压等药理效应指标来进行动物体内药效动力学过程的研究.通过研究,研究人员探明了天麻钩藤饮在镇痛、降血压、降低脑血管阻力及增加脑血流速度等方面的体内临床药效动力学过程,从而初步建立了中医复方药效动力学的临床研究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随着现代人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缺乏腰背肌的锻炼等原因,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率相比起过往逐渐升高,已成为骨科常见病之一。腰椎管狭窄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步
教学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能够符合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