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耐久性病害是多方面的,有一般作用的劣化因子,也有特殊劣化因子。前者如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热及大气中CO2的作用,不管所处的环境如何,这是任何混凝土都不可避免要遭受的劣化因子;后者则因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而不同,如化学腐蚀、冻害、盐害等。混凝土所处环境不同,可能承受一种或多种特殊劣化因子作用。 我国沿海及盐碱地区的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未采取特殊预防措施的条件下,投入使用不到10年,钢筋就严重锈蚀,混凝土保护层剥落,承载能力降低,成为危桥;虽经修补,但很快修补层又损伤剥落,致使有些结构物被宣布无法修补,需重新建造。 本文紧密结合东营黄河公路大桥工程的实际,研究盐碱腐蚀对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行为与预防,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前提是降低渗透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措施是使用矿物质超细粉。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针对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破坏因素,研究中提出了检测Cl-渗透性的新方法,并针对硫酸盐腐蚀的破坏作用,提出了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的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发了高性能水泥开,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东营大桥的建设中,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