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病理基础和条件。实体瘤的生长取决于肿瘤细胞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这两类细胞的相互作用。那么在活体内的肿瘤内,血管内皮细胞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是否会改变两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肿瘤生长及其血管生成呢?为探讨两种细胞在生长中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最大程度地模拟体内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状态,本研究在体外建立了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与人肺腺癌细胞株LTEP-A-2的体外细胞共培养体系、以此环境模拟了研究体血管内皮细胞与肺癌细胞的相互作用,并采用博奥公司22K人类全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检测了混合培养状态下两种细胞基因表达、以Real time-PCR验证了芯片结果的准确性。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生物学作用,以图研讨两种细胞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互相影响,为探索抗血管生成治疗机制、选择临床最佳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方法:1建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和人肺癌细胞LTEP-A-2的体外混合培养体系。2活细胞计数及MTT比色法研究混合培养及单独培养状态下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肺癌细胞LTEP-A-2的生长状况。3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混合培养细胞进行分选。4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两种细胞在混合培养状态下与单独培养状态下基因表达的差异,同时应用RT-PCR方法验证。结果:1.以基因芯片结果为基础,在混合培养HUVEC细胞组共检测到1558个差异表达基因,表达上调1176个;下调382个;混合培养LTEP-A-2细胞组共检测到1442个差异表达基因,表达上调762个、下调680个。2.观察到了6个存在基因显著表达差异的信号转导通路:P53、MAPK、VEGF、TGF-beta、Jak-STAT、PPAR。3.通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检测,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1.建立了肺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体外混合培养体系,通过与各单独培养组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的比较分析,筛选出了与肺部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基因。2.发现P53、MAPK、VEGF、TGF-beta、Jak-STAT和PPAR信号通路可能在肺癌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共同生长中起重要作用。3.RT-PCR验证结果验证芯片筛查基因表达结果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