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制及总分公司制得到广泛运用的今天,关联交易在各国的公司运作中都普遍存在。据邹雄(2005)的统计,截至2005年5月10日深市已公布年度报告的498家上市公司中,有401家发生了关联交易,占已披露年报的80.5%,可见,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关联交易普遍存在。对于关联交易的研究也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从“掏空”上市公司角度进行的,而很少有从关联方向上市公司输入利益的角度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这种研究视角也决定了对关联交易正面效应的忽视。本文以关联方向上市公司输入利益为研究视角,把关联方向上市公司转移资源或利润的关联交易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利益输入型关联交易现状展开分析,得出其具有两面性特征:一方面,关联交易被很多上市公司作为盈余管理的工具,有些上市公司通过抬高毛利率或降低费用率等非公允的关联销售和关联采购成为绩优股,有些上市公司通过向关联方溢价出售资产得以恢复上市,避免退市。另一方面,利益输入型关联交易也使很多上市公司成功的实现了战略转型,完善了业务流程。具体来说,本文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并引出本文的研究意义,指出本文的逻辑框架、基本内容和创新点,并对国内外关联交易的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第二部分,利益输入型关联交易的基本理论。本部分首先阐述关联交易行为的基本理论,而后对利益输入型关联交易进行界定,并给出利益输入型关联交易的主要类型。第三部分,利益输入型关联交易的现状分析。这部分从两个视角进行分析:盈余管理与战略安排。首先分析上市公司通过利益输入型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由于利益输入型关联交易的数据较难获得,所以本文以扭亏公司和配股公司为切入点,分析扭亏和配股前后关联交易的变化趋势,得出几类主要的利益输入型关联交易的类型,为了对这几类利益输入型关联交易具有更深入的认识,笔者结合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其次从三个方面分析利益输入型关联交易与战略的关系:利益输入型关联交易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可以借助利益输入型关联交易实现战略转型;最后通过利益输入型关联交易可以降低对集团公司的依赖,完善上市公司产业链,增强其自主经营的能力。第四部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此部分从制度层面、中介机构层面和企业内部层面进行分析,在每个层面,笔者首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而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建议。首先对于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制度的制定、制度的完善和制度的执行三个角度展开分析,并给出建议。其次指出中介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差,并给出增强独立性的建议。最后从企业内部层面进行分析,从增强利益输入型关联交易与业务、战略相关性信息披露透明度、完善关联交易内部决策审批程序和发挥独立董事专家作用三个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第五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指出了研究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