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气钻井工程是一个多工种、多工序、立体交叉、连续作业的系统工程,也是隐蔽性很强的地下工程。这些工艺特点,决定了在油气钻井作业,尤其是各油气圈闭(区块)第一口探井作业施工过程中,隐藏着多种不安全因素,若不切实防范,容易发生各类事故,将可能会给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危险,也可能会给企业和国家的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国内复杂地层油气井主要分布在西部探区和南方海相油气探区,这些探区资源丰富、前景广阔,是实现油气资源战略接替的重点开展区域。中石化、中石油等国内石油天然气公司部分探勘区域具有高压、高产、高含硫的特征,其中有些区域如川东北是实现国家油气资源战略接替的重点区域,十分重要但勘探程度低。加之自然环境恶劣,喷、卡、漏、塌、硬、毒等复杂情况相对集中,大大增加了探井施工的难度和风险,井喷事故仍时有发生,严重制约着油气勘探开发步伐。本论文以已有的行业安全评价、企业HSE管理风险评价等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研究油气探井安全评价的技术应用。针对陆地油气探井作业系统、工程的特点,尤其是钻井施工过程中的钻进和完井、测试等的危险、危害因素和可能发生的钻井事故以及对周边公众环境造成的危害,以系统安全工程和安全评价为理论基础,将油气探井作业危险性分为事故的易发性和后果严重程度两个部分,采用基于模糊理论,并通过专家评判法确定定性定量化的指标和指标的权重,加权合成多层次多体系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以构建最终的油气探井安全评价量化风险评估系统,并结合对西南地区部分探井的评估实际应用,验证了探井风险评估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提出油气探井作业施工相应的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和安全管理对策措施。通过应用研究表明,本油气探井安全评价技术可应用于油气探井作业的安全评估,以满足企业油气探井作业安全管理的需要。本论文提出的油气探井风险评估系统是对油气探井作业施工安全管理的一个初步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油气探井安全评价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也为油气勘探开发的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