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的临床与影像表现特点,探讨BPD临床分度与影像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4年1月经临床确诊为BPD患儿的临床与影像资料。临床资料包括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原发病及合并症;影像资料包括胸部X线表现、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扫描及薄层重建影像资料。根据胎龄和氧依赖程度临床分轻、中、重度,比较不同临床分度的临床特征与影像表现特征,并研究临床分度与影像表现的关系。结果: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出生时胎龄26-38周,包括胎龄<28周2例,28-32周25例,32~38周15例。出生体质量:超低体重儿(≤1000 g)2例,极低体重儿(≤1500 g)21例,低体重儿(1500 g<体质量<2500 g)16例,正常体重儿(≥2500 g)3例。轻、中、重度出生时平均胎龄分别为33.23±3.23周、30.99±2.24周、30.85±2.7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出生体质量分别为1776.00±534.24克、1566.43±500.92克、1493.85±549.61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机械通气:42例均有不同程度高浓度氧吸入史,其中34例(80.95%)有机械通气史,轻、中、重度分别有9例(60.00%)、12例(85.71%)、13例(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5.5、1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原发病: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24例,轻、中、重度分别为8、8、8例;肺炎18例,轻、中、重度分别为7、6、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合并症:本组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22例(52.38%)、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 14例(33.33%)、肺出血9例(21.43%)、败血症3例(7.14%)、气胸、纵隔气肿、漏斗胸者各1例(2.38%);三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影像资料:42例中均行胸部X线检查和MSCT扫描。 (1)胸部X线资料:首次胸部X线检查时间为生后2.5小时~57天,随访33例。按病程时间将其分为四期,主要X线表现均为肺野模糊、透光度低、心影膈面模糊、支气管充气征、条絮影、斑片影、广泛颗粒影、充气过度。斑片影在四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表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期中轻、中、重度各表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胸部MSCT资料:首次胸部MSCT检查时间为生后20天~2个月10天,多表现为囊泡影(27/42,64.29%),双肺透光度减低呈广泛或局部磨玻璃样改变(26/42,61.90%),条片状致密影(23/42,54.76%)及条索状、网格状、蜂窝状影(16/42,38.10%);胸膜增厚4例(9.52%),胸腔积液2例(4.76%)。27例存在囊泡影的患儿中发生于双肺上下叶者15例(15/27,55.56%),其中10例(10/27,37.04%)发生于右肺中叶;仅发生于肺下叶者8例(8/27,29.63%);仅发生于肺上叶者3例(3/27,11.11%);发生于双肺下叶及右肺中叶者1例(1/27,3.70%)。23例(23/27,85.19%)发生于胸膜下。轻、中、重度BPD患儿中,囊泡影检出率分别为53.33%(8/15)、57.14%(8/14)、84.62%(1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及肺叶数(中位数)分别为1.0、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随访8例,囊泡影无明显变化6例,增多1例,减少1例;磨玻璃影变浅淡6例,演变为致密影.2例;条索、网格及蜂窝影,短期随访持续存在或改变不明显。结论:1.胎龄、出生体质量、有无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是影响BPD分度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诊断此病的临床线索。2.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征性,也不能评估临床严重程度;但胸部X线能为临床原发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3 MSCT表现具有以下特点: (1)多表现为囊泡影、双肺透光度减低、呈广泛或局部磨玻璃影、条片状致密影、条索状、网格状、蜂窝状影; (2)囊泡影可发生于双肺,以肺下叶居多,且胸膜下多见;(3)囊泡影累及肺叶数越多,提示临床症状越重; (4)磨玻璃影为非特异性表现,但可提示病情为急性或活动性病变; (5)晚期以条索状、网格状及蜂窝状影为主,短期随访持续存在或改变不明显。因此MSCT表现可为临床早期诊断、评估以及治疗随访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