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混合关键级调度优化算法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sh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具有不同关键等级的多个功能集成于同一嵌入式计算平台,以平衡系统中越来越复杂的功能与受限的计算资源、硬件尺寸、功耗以及成本等资源之间的矛盾,是当代嵌入式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系统被称为混合关键级系统。在混合关键级系统的调度中,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功能的关键等级,通过保证具有较高关键等级的功能的及时完成,以满足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对系统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化具有低关键等级的功能调度,以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传统的实时调度理论无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研究混合关键级系统的优化调度机制成为了当前实时调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以混合关键级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在满足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升系统整体性能为目标,研究混合关键级系统优化调度问题。从模型、作业调度、任务调度、任务划分、任务迁移等角度,采用需求边界函数分析、利用率分析、概率和期望计算、可调度性分析以及关键因子分析等方法,研究混合关键级优化调度的机制和算法问题。主要的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
  (1)提出以动态需求边界优化混合关键级作业调度的算法
  针对混合关键级作业调度中,系统关键级向下切换机制不灵活导致的低关键级作业被大量丢弃和系统计算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了混合关键级作业的动态需求边界函数DDBF(Dynamic Demand Boundary Function)概念,充分考虑了作业的实时属性与关键级属性,以及作业在运行时的执行情况,动态的从多维度描述作业的需求边界。以之为基础,定义了关键级松弛时间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混合关键级作业的关键级动态切换算法CSDDB(Criticality Switch based on Dynamic Demand Boundary),选取具有最小松弛时间的关键级作为系统的执行关键级,充分利用系统计算资源,尽可能的维护低关键级作业的执行。实验证明,与已有混合关键级作业调度算法相比,CSDDB在降低系统的关键等级、优化低关键级作业的调度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2)提出以利用率优化混合关键级任务调度的算法
  针对经典的混合关键级调度算法EDF-VD(Earliest Deadline First-Virtual Deadline)的可调度性约束较为严格,导致计算资源被浪费的问题,修改了混合关键级调度的正确性条件,通过允许低关键级任务的延时完成,为低关键级任务的执行保留更多机会。在新的正确性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利用率的分析,在不同的利用率条件下提出了EDF-WCR(Earliest Deadline First-Worst Case Reservation)、EDF-BE(Earliest Deadline First-Best Effort)等算法。特别是当系统利用率超出了EDF-VD的可调度性条件范畴时,通过为高、低关键级任务分别分配虚拟时限的方法,保留了低关键级任务,避免了计算资源的浪费。基于EDF-WCR、EDF-VD和EDF-BE,提出了一种基于利用率的混合关键级任务调度算法MSBU(Mixed Scheduling Based on Utilization),通过不同利用率条件下的不同算法,积极调度任务。实验证明,MSBU在充分利用系统资源、优化低关键级任务的完成率方面具有优势。
  (3)提出混合关键级任务在多处理器下调度的半划分算法
  针对同构多处理器环境下,划分调度与全局调度各自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半划分调度算法SPBU(Semi Partition Based on Utilization)。通过提前对高、低关键级任务分别进行划分,并在运行时允许低关键级任务在满足一定的利用率条件和运行状态条件时迁移,一方面充分利用多处理器的剩余计算资源,积极调度低关键级任务,另一方面也有效的降低了低关键级任务的迁移次数,避免了系统资源的浪费。实验证明,SPBU能有效提升低关键级任务在同构多处理器平台上的完成率。
  (4)提出关键级逐一切换的混合关键级任务优化调度算法
  针对EDF-VD算法在关键级切换策略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优化算法O-EDF-VD(Optimized-Earliest Deadline First-Virtual Deadline)。该算法在系统进入高关键级阶段后,对高关键级任务的执行关键级进行逐一切换,有效的节约了系统处于高关键级阶段的时长,为低关键级任务争取了更多的执行时间。实验证明,O-EDF-VD可以有效降低系统在高关键级阶段的持续时间,为低关键级任务提供更多的执行机会。
  (5)提出以概率优化在多处理器下划分混合关键级任务的模型和算法
  针对当前混合关键级调度研究均基于最坏情况进行分析,而忽略了实际运行时的因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概率混合关键级任务模型PMC(Probability Mixed Criticality),把高关键级任务的过载概率作为参数加入到任务模型中,以描述任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过载情况。以之为基础,分析了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利用概率论的计算方法,计算了系统在低关键级阶段、高关键级阶段和整个超周期的执行时长期望,有效描述了周期性任务系统的实际执行状态。并以之为基础,提出了影响低关键级任务执行的关键因子。在同构多处理器平台上,以影响低关键级任务执行的关键因子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的混合关键级任务划分算法PPDC(Partition based on Probability for Dual-Criticality Tasks),在充分考虑实际执行情况的基础上,优化了任务的划分。实验结果表明,PPDC在优化低关键级任务的完成率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先天性免疫反应是宿主细胞应对外源刺激物和病原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这种特异性反应依赖于广泛分布在细胞膜和细胞质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ze Receptors,PRRs)。目前已发现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包括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s)、RIG样受体(RIG-like receptors)。PRRs识
氮氧化物(NOx)是燃煤电站锅炉排放的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NOX进入大气后会直接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同时还是酸雨的主要来源。我国正逐步加大对火力发电锅炉排放NOx的控制和治理力度。分级燃烧是减少NOx排放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约75-85%的总空气量送入主燃烧区与全部燃料混合燃烧,形成燃料过剩燃烧区,此处由于氧气含量少,同时燃烧温度也降低,因此减少了NOx的生成。剩余的空气在主燃烧区外投入
学位
容易产生不可控裂纹是CO2激光切割玻璃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新的玻璃切割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价值。本文对激光切割平板玻璃进行传热和应力数值模拟,研究激光切割过程中裂纹形成的机理、分析减少裂纹的措施。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激光切割玻璃的一维传热数学模型,建立了工件的切割曲线方程,通过求解切割曲线方程得到了激光切割玻璃的极限速度与激光功率的关联式,将理论分析结果与现有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证
学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系统不断朝着向大规模、高复杂和高度智能化方向发展,系统的组成单元也从只具备单一功能的受控对象进一步转化成集成具有一定传感、通信、计算、执行能力的智能体。网络系统领域的这些变革和发展,最终发展形成了现在的复杂系统理论。受此影响,多智能体系统理论就此应运而生并成为解决复杂系统问题中一类重要的理论。由于在面对动态的以及开放环境中的优化问题,传统的集中式处理方法已经无法
近些年,由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协调控制在无人机编队控制、人造卫星姿态控制、多机器人群集控制等工业和军事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其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密切关注。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是智能体间分布式协调合作的关键,吸引了计算机科学、控制工程等领域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同时,在控制工程领域,脉冲控制因其具有控制量小、收敛性能高、控制成本低等优点,已经在复杂网络的研究中广泛运用。多智能体系统作为一
近年来,无人机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特别是四旋翼无人机,由于结构简单以及飞行方式灵活,成为了无人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四旋翼无人机是一种典型的欠驱动系统,并且具有强非线性和强耦合的特点,同时易受外界风扰的影响,因此对四旋翼无人机进行精确地建模十分困难。本文以四旋翼无人机为研究平台,开展了基于LADRC的四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  (1)首先考虑动力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控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出现故障的机率也随之增大。任何类型故障的发生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影响系统稳定性,造成不可预期的损失。因此,提高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变得尤为重要,容错控制的出现和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考虑到实际工程系统几乎都是非线性系统,因此研究非线性系统的容错控制问题非常有意义。由于非线性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其控制理论的发展并不完善
云计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面临着很多问题亟需解决。由于造价(建设成本)昂贵,云计算不能实现大范围部署,不能及时处理物联网大量终端设备的数据,无法满足物联网中延迟敏感和位置感知的应用需求。Cisco预测全球连接设备的数量在2020年将达到500亿,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快速增加,海量数据将被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2020年底,全球数据中心每年的IP流量将达到15.3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大的改善。私家车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交通需要,市民驾驶私家车出行已成为重要的出行方式。同时,随着网络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车载智能传感设备普遍应用,如:智能车机、云后视镜、OBD盒子等等。通过这些智能传感设备,可获取大量的车辆移动轨迹等时空数据,为感知市民的出行信息成为了可能。在大数据时代,开展私家车轨迹数据相关研究,深
学位
随着高性能计算(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HPC)技术的发展,高性能计算机的性能有了质的飞跃,但其能耗也相应的快速增长。大规模计算集群系统消耗了越来越多的能量,在运营成本、环境和系统可用性等方面产生各种问题。目前,超级计算和HPC计算机的功率消耗已达到兆瓦级别,排名第一的“Summit”已达到9.783兆瓦。因此,HPC计算机所面临的能源消耗问题已成为该领域发展的一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