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输系统各运输方式协调性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liangti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运输系统是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五个运输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运输需求不断增长,综合运输的地位日益凸显。各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是综合运输系统完善强大的集中体现,只有实现了各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才能使综合运输系统整体的运能得以充分发挥,更好地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和谐地与自然环境共处。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综合运输系统各运输方式协调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意图在理论分析、现状回顾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有层次地对综合运输系统各运输方式协调性做出评价,并为其将来的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指明方向。本文完成了如下工作: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综合运输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在系统论和协同学的思想指导下,结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概念和综合运输系统的自身特性,提出了各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系统的定义,并根据该定义呈现出的明显的层次性,将下文的协调性评价划分为三个层次:综合运输系统与外部大环境之间的协调性、综合运输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协调性和各子系统内部协调性。其次,从这三个层次展开评价分析。一、将外部大环境归纳为经济社会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综合运输系统与外部大环境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平均协调度达到良好协调,综合运输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矛盾较为明显;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探求了两两子系统之间与四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结果表明,四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度上升趋势较弱且不稳定,子系统之间协调性的提高还有一定的空间;三、利用数据包络法对各子系统在规模与技术方面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借此对各子系统内部协调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梳理,寻找其中的关联与共性,结合我国综合运输发展现状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策略。在未来的发展中,为了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运输系统的协调程度并提高其运输效率,需要从注重不同运输方式间的衔接、注重科技人才的支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等方面采取恰当的措施。本文所探究的评价方法将“协调性”这一模糊概念定量化,为解决影响我国综合运输系统各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问题提供依据,变被动适应为主动引导,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综合运输系统的整体运能。本文所研究的评价层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在其他省、市综合运输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正>传统手工的方法开展成本监审面临难以发现异常情况、难以获取成本监审所需信息、数据处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成本监审的质量。随着面向数据的通用审计软件日益成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更加苛刻了,不再需要唯唯诺诺的"老实"人,需要的是具有"反叛"精神的新型人才.用好这方面的人才,需要管理制度、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创新.本
采用FEKO软件的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MLFMM)和高低频混合算法(MOM/PO)分别对太赫兹双模喇叭馈源及SAR天线进行了仿真。基于FEKO计算的SAR天线口面场分布,结合近远场外推和互易
西方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采用特殊的投资政策、税收政策、收费政策、政府优先购买政策等经济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以法律和政策手段为先导的循环经济推进模式,对
本文根据JJG913-2015《浮标式氧气吸入器》检定规程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对浮标式氧气吸入器的流量示值误差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
新疆巴州缺水是个不争的事实,再加上用水方式粗放,种植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还没有真正实现水资源总量控制,统一管理,定额管理。笔者结合巴州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