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舞蹈是由文艺活动变而来的体育运动项目,有艺术性和竞技性双重性质,除此之外还有规范性和健身性。体育舞蹈竞赛在中国发展迅速,很快成为亚洲地区的体育舞蹈大国,大型赛事中参加比赛的选手约有上千人。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加入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后,明确了新的目标:让体育舞蹈走进奥运会,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使得体育舞蹈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体育舞蹈竞赛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虽然参与到其中的人很多,但是有些选手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为了名次而比赛,并没有真正的认识体育舞蹈竞赛,为了更好的将体育舞蹈竞赛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去,本文通过研究体育舞蹈比赛的组织和方法,评定成绩的名次和方法,以及有关场地设备和器材的规格探究体育舞蹈竞赛的特征,对体育舞蹈竞赛健康发展,促进体育舞蹈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通过研究体育舞蹈竞赛规则和体育舞蹈赛事,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舞蹈竞赛的发展符合我国的国情。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体育舞蹈竞赛已经初具规模,这种模式符合我国的现有国情。我国体育舞蹈竞赛的管理模式,是由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由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具体执行,赛事的举办需要上报国家体育总局,经批准后方可组织赛事举办。我国赛事基本上是以国际赛、全国性赛为主,地方性赛事为辅的有机结合。(2)体育舞蹈竞赛具有艺术娱乐性,采用主持人制、比赛与表演相结合。技能体现高超的竞技水平,又能欣赏优美的艺术表现力。(3)体育舞蹈竞赛具有公平、公正性,国际上体育舞蹈竞赛的新的评分规则重新明确了技巧素质、音乐动感、合作技巧、编舞演绎四大评分标准,并且使用了新的裁判法,评分规则、计分系统,减小了裁判的主观性使比赛更加公平、公正,竞赛结果更具说服力,我国在全国性赛事上也采用了新的评判方法和计分系统。(4)体育舞蹈具有竞技性,在体育舞蹈竞赛中正是通过输赢来体现其本质属性。体育舞蹈竞赛通过不断改进竞赛规则、竞赛制度来提升竞技性。(5)体育舞蹈竞赛具有多元性,我国体育舞蹈竞赛是由全国赛和积分赛所组成,并不是拘泥于一种赛制。在竞赛组别的设置上也是根据我国体育舞蹈竞赛的实情设置竞赛项目的组别。国际上的重要体育舞蹈赛事有7竞赛项目,分别是拉丁舞、标准舞、十项舞、拉丁表演舞、标准舞表演舞、拉丁团体舞、标准舞团体舞,年龄分组基本只有4项:成人,青少年,PD、21岁以下组,组别设置简洁、清晰,竞技水平高。而我国竞赛组别设置较多,每场赛事的竞赛项目组别也不一样。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从2011年44项竞赛项目到2013年130项竞赛项,数量上升,大限度的吸收了参与人群,推广了体育舞蹈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