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雌雄同体”理论在女性写作上的意义——从伍尔夫到西苏的发展历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hu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雌雄同体”思想,自从作为文学批评的一般标准由伍尔夫引入文学创作的思维机制以来,便引发了学界的关注。“雌雄同体”思想为创作者们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在两性激烈争斗之际,起到了和谐共存的作用。半个世纪后的西苏继承了这一理论思想,并结合实际,对“雌雄同体”思想做了新的理论创新,同时提出了女性写作策略—“身体写作”。本文以伍尔夫与西苏的“雌雄同体”思想为研究对象,主要阐述她们赋予“雌雄同体”的内涵和创作中表现出来的“雌雄同体”思想,以及此理论在女性写作中的指导意义和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以期引起人们对自身精神状态的反思。  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简单介绍研究伍尔夫和西苏“雌雄同体”思想的缘起,梳理国内外对二者“雌雄同体”思想的研究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本文欲解决的问题以及欲采用的研究方法,最后点明本文的创新之处。  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了“雌雄同体”理论溯源和从伍尔夫发展到西苏“雌雄同体”的内涵以及形成过程。这一章主要阐释“雌雄同体”理论和伍尔夫、西苏的“雌雄同体”思想。第二章论述了伍尔夫和西苏提出“雌雄同体”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以及在实践“雌雄同体”写作文本时,二者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第三章论述女性写作所遇到的难题,伍尔夫和西苏“雌雄同体”对女性写作的启迪,并对此做出自己的分析,以及“雌雄同体”理论在提出和实践过程中遭遇的质疑声。  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小结,阐明了“雌雄同体”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生活中的体态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有些体态你却未必知道它们的真实含义。    叉腰姿势易冒犯人    你与别人聊天时,你的站姿已泄露了你对对方的潜在态度。因为,人以何种方式站立,对于理解他的身份或他极力声称自己具有的身份来说,是个不错的指南。  要想看上去具有支配性,就要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身强体壮,沉着稳定,对别人的任何威胁都不放在心上。达到这个目的的方式之一是把双手置于髋部。一个是单手“叉腰”,一
伦敦大学的研究发现,人们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打量四周,其大脑就会受到蒙骗,看到一些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于该处的东西。事实上一些所谓的鬼怪幽灵,绝大多数都是在昏暗朦胧的环境之中出现的,神经系统科学家早就表示过,这只是人们“心里作祟”。  对于我们见到的物体来说,其周围环境可谓至关重要,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意识,有时背景甚至会欺骗我们的眼睛,抹杀事实,导致我们平空想象,见到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可见物体背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