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人类诞生起,创伤就成为普遍存在的重要命题,创伤笼罩着现代文明的前进道路,成为人类发展过程中一抹挥之不去的阴影。文学作为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其创作自然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文学创作不可能回避或无视创伤的存在,创伤书写也就成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各样的战争、革命、灾难、运动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无法回避的素材,也为创伤书写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许多作家自觉承担起对人类命运的反思和追问,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创伤文学的写作中,创作了一大批有深度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本文在众多关注人类创伤的作家中,选择李佩甫为研究对象展开论述。李佩甫是当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始终以深情的目光和冷静的笔调书写着脚下这片土地。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饥饿、贫穷、疾病这些独特的生命体验所造就的精神创伤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因此,创伤也就成为其小说创作的重要特点。李佩甫以创伤为支点来审视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生存境遇和精神裂变,在创作中倾注了自己的深度洞察和理性反思,他用悲悯的情怀和感同身受的关切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创伤人物,展示了多角度多维度的创伤类型。通过对李佩甫创伤书写内容与手法的分析,也让我们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平原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境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李佩甫的小说创作进行深度解析,以创伤理论为基础对其作品中人物的创伤类型、主题、原因以及表现进行梳理,探索创伤背后的深层意蕴和思想价值,实现对受创群体的真诚抚慰和审美救赎,进而揭示出李佩甫小说的创伤叙事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李佩甫的文学创作和目前学界对李佩甫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指出关于李佩甫作品的创伤书写尚且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并简单介绍选题原因及背景,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从创伤理论的源头入手,通过追溯创伤的词源本意,梳理出创伤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和发展,以及创伤理论的形成和完善。并且通过指出创伤书写在文学领域的普遍存在来分析创伤与文学的结合条件以及衍生出来的新的问题,确立创伤叙事的研究视角。第二章对作品中塑造的受创者类型进行梳理,归纳出乡村统治者、离乡入城者、沉默的大多数和边缘化的女性这四类,几乎涵盖了小说中的所有人物形象,更能反映创伤的普遍性。第三章把创伤进一步细化,指出创伤的不同类型和具体表现,涉及到身体创伤、童年创伤、情感创伤等主题,分析小说的现实批判精神。第四章将跟随作家的指引,探究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想要走出创伤阴霾和现实阻碍的艰难尝试,通过小说人物的不同命运走向揭示出无法终结的创伤和艰难救赎,以及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神性色彩。结语部分肯定了李佩甫创伤书写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以及引发我们当下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