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也称为内异症,在临床上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内异症定义为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时导致的一种疾病。持续加重的盆腔粘连、疼痛、不孕是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关于内异症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阐明。内异症是一种具有肿瘤生物学特性的良性疾病。缺氧诱导因子(HIF-1)在处于缺氧微环境的细胞适应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开启了肿瘤血管的生成环节。VEGF是血管生成中的关键性促进因子,加快形成新生血管。缺氧在众多调控VEGF表达的因素中处于核心位置。本课题拟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分析HIF-1、VEGF在内异症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的表达,以探讨内异症的部分发病机制;并对实验性大鼠采用疏肝理气温阳化瘀法进行治疗,探讨疏肝理气温阳化瘀法治疗内异症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用正常动情周期的健康清洁级Wistar雌性成年大鼠70只,体重200±20g,将70只大鼠随机选取20只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每组各10只),其余根据王艳萍[1]方法复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中药治疗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中药治疗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简称“模型组”)、丹那唑治疗组(简称“西药组”),每组10只。中药低、高剂量组分别按15.41g/kg、61.76g/kg(分别相当于临床成人剂量的5倍、20倍)给予疏肝理气温阳化瘀中药灌胃,每日一次,连用4周;西药组按100mg/kg/d给予丹那唑水溶液灌胃,连用4周;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选择动情期的大鼠禁食8小时,断头处死,无菌操作剖腹取出异位内膜组织,正常组、假手术组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组织中HIF-1、VEGF的含量;另取该部分组织用于测定HIF-1mRNA、VEGF含量。结果:1 HIF-1的表达:HIF-1、HIF-1mRNA阳性表达主要在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个别在间质细胞中少量表达。模型组HIF-1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HIF-1的表达高于假手术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HIF-1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中药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剂量组HIF-1的表达低于西药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低剂量组HIF-1的表达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低剂量组HIF-1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1在中药高、低剂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 VEGF的表达:VEGF主要定位于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浆中,间质细胞浆中少量表达,VEGF mRNA存在于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模型组VEGF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VEGF的表达高于假手术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VEGF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中药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表达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剂量组VEGF的表达低于西药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低剂量组VEGF的表达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低剂量组VEGF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中药高、低剂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HIF-1、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 VEGF、HIF-1m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表达上调呈一定协同性;缺氧环境是诱导VEGF、HIF-1表达协同上调的原因之一。3 HIF-1与VEGF可能共同促进了内异症血管的生成。4疏肝理气温阳化瘀中药可以降低内异症子宫内膜组织中升高的HIF-1、VEGF的水平,提示该法可通过调节病灶局部HIF-1、VEGF水平,起到治疗内异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