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lxg1984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新生事物,在从理想走向现实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与困难逐渐浮现并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城市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得轰轰烈烈的同时,农村学校在这方面却显得举步维艰。由此可见,进一步了解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的对策,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对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整理,以一所农村小学为个案,通过结构式和非结构式访谈,以X小学校的学校条件、校长、教师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对该X小学校本课程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完善的解决对策。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此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研究缘由、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文献综述。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开发的价值、影响开发的因素、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简评五个方面进行概述。第三部分是关于X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调查。通过个案分析,指出该校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相应问题的解决对策。第五部分是结语。对当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展望,希望能够改变农村当前教育现状,实现理想的农村教育。
其他文献
本文依据昌吉市气候特点及种植棉花生产水平,提出棉花持续高产可采取的早熟技术,即实行“早、密、矮”技术路线,全程化学调控,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收获。
合成了一系列高纯度的对羟基苯酚不对称双酯类液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清亮点和较宽的向列相温度范围,比较适合在STN或TN液晶混合物配方中应用。同时还探讨了制备过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天然纤维素的溶解方法,包括酸体系、碱体系、含氯化合物体系和含氮化合物体系。
微波和超声波技术目前已分别在科学研究和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而将微波和超声波联用的技术目前尚未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科学家提出微波和超声波联合使用的
目的观察聚乳酸-乙醇酸聚合物[Poly(DL-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LA∶GA=75∶25)与大鼠嗅鞘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分离提纯的大鼠嗅鞘细胞接种于PLGA膜上,对照组以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