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趋势之一,国际贸易的巨大增长和各国之间金融联系的加深是主要的内在推动力.该文以贸易与宏观经济波动为分析对象,试图在中国经济大背景下研究两者之间定量关系.文章把宏观经济波动鉴定为短期内GDP对均衡值的偏离,通过建立误差纠正模型识别贸易冲击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并得出定量估计:当期完成最终效应的60﹪,剩余GDP失衡有33.6﹪在下一期得到纠正,经过五年90﹪的长期效应都得以体现;文章进一步应用VAR技术考查各变量冲击对其自身以及其他变量在若干滞后期的影响,特别指出中国进出口的高度相关性,当前日益蓬勃的FDI加工贸易为这一分析提供了支持;另外文章应用动态预测技术结合离散事件冲击分析了各个时期中国贸易表现,认为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对周边国家出口衰减可以用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而本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步入低迷期中国出口仍有较好的业绩主要因为中国低收入弹性产品为主体的出口结构.最后文章把对宏观经济的分析引入到政策部分,肯定了汇率贬值以及出口退税等出口刺激政策对于提高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促使国内经济融入全球分工以及推动GDP增长起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文章试图探讨WTO规则下政策取向、规则以及作用方式,认为面临国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内部目标和国际收支动态平衡的外部均衡目标,"中国制造"将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发挥比较优势并提高禀赋结构的关键,与此同时内外政策协调、深化金融改革以及汇率制度改革将成为减少国民收入波动、保持持续增长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