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传输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能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电力行业在日益强大的同时也带动了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如今传输线路的长度不断增加,且线路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传输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最多的环节之一,一旦发生故障查找起来十分困难。因此,确保可靠不间断的电力供应是满足用户需求、维持现代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故障测距是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要做的首要工作,准确地测量出故障点的位置有利于快速修复故障、降低损失。本文在研究基于对称分量的故障选相方法基础上,将故障选相与故障电流分布系数相结合对故障进行测距,主要内容如下:(1)在详细分析对称分量选相原理的基础上,对传统基于对称分量的选相方法的接地短路故障判据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判据仅利用负序与正序的故障分量电流相位的相位差,加入对零序电压分量的阈值判断来区分接地故障与非接地故障,克服了原判据由于零序电流分布系数与正、负序电流分布系数不相等而可能产生误判的缺点,较好的解决了接地故障的误判断问题,同时简化了选相流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判据具有较高的正确性和稳定性。(2)将改进后的对称分量选相法和故障电流分布系数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电力传输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Kirchhoff电压定理对电力系统等效模型建立测距方程,然后测量线路一端的三相电压、电流的三组对称分量,接着引入故障电流分布系数,用基于故障类型的权重系数以及故障电流增量值替代故障电流,构建故障测距函数,最后检测出故障距离。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测距方法不受故障电阻值大小、接地电阻值大小、故障类型、故障点位置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并将该测距方法与文献中的测距方法进行了对比,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本文测距方法的精确度更高。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总结分析126例肿瘤患者进行颈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26例晚期肿瘤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进行化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置管时间30~180天,平均105天。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和导管阻塞现象6例。无导管脱落,无静脉炎发生。13例置管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现象。结论:全方位精心护理是导管安全留置的重要保证,对于反复化疗的肿瘤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
目的:探析股近骨端旋髓内钉(俯侧卧位、免牵引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