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她的作品之一《锌皮娃娃兵》以口述实录的形式讲述了苏阿战争期间参战人员及后方母亲、妻子们的回忆。通过这部作品,阿列克谢耶维奇将战争亲历者眼中的历史事实展现给读者,让他们的爱国理想以及幻灭后的痛感得以传达。这部小说是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非虚构纪实小说,作品中并未有作者的主观评论,但从材料的筛选运用策略上还是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反对非正义战争,反对愚弄大众的政治制度和忽略人民的利益统治。整篇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从新历史主义批评视角分析《锌皮娃娃兵》,讨论其价值和意义。第一部分绪论,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了阿列克谢耶维奇一开始作为一名记者成长成为作家的原因及历程,以及她的五部作品梗概。梳理其五部作品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作者生平及作品介绍性文章;创作手法及创作理念;作者的纪实体裁和人文关怀内核;第二节指出了新历史主义视角研究阿列克谢耶维奇小说成果并不多,本论文对阿列克谢耶维奇小说研究方法具有补充性。第二部分,结合小说文本,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锌皮娃娃兵》反映的历史史实及其作为新历史主义小说特征。首先,分析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对比新旧历史小说特征,梳理小说指向的历史真实事件阿富汗战争始末;另外,分析小说的新历史主义特征。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锌皮娃娃兵》是新历史主义小说,符合新历史主义特征。非虚构口述实录的文本,从平凡的苏联民众个体视角出发,展现了普通民众理想的炙热以及理想幻灭后的荒谬感,重构了别样的阿富汗战争历史。第二章,结合新历史主义理论,具体分析小说文本的四个新历史主义特征:历史与文本的互文性;复线历史单线化和大写历史小写化;客观历史主体化和必然历史偶然化;历史欲望和理想追求隐寓分析。第三章,分析《锌皮娃娃兵》作为历史小说的历史反思,主要从非正义战争方面、政治背景方面、女性的声音三个方面进行。《锌皮娃娃兵》中揭露了大量的当权政府及军队中的问题,阿富汗战场上的暴力血腥和后方的母亲、妻子们的痛苦记忆,但这并不是作者的书写目的。小说揭露阿富汗战争的非正义性,颠覆苏联的官方正史,为的是指出社会制度的弊端,并力图找寻疗救的方法。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历史重述,是在关注被政治背景裹挟着的小人物的命运,思索“谁之过”和“怎么办”。作者的最终目的,是希望构建一个和平且具有人文关怀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