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溶胶,运用浸渍-提拉法将其负载在玻璃纤维布上并进行煅烧得到的TiO2光催化剂,在自制气-固光催化反应装置上进行H2S无机恶臭气体的降解性能研究。在本工艺条件下得到的负载型光催化剂,经XRD检测,其粒子平均尺寸小于10nm,主要晶型为锐钛矿相与金红石相的混合晶型。本文首次将负载在玻璃纤维布上的TiO2光催化剂应用于H2S恶臭气体的降解,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的目的是,拓宽光催化剂TiO2的应用范围,寻找一种经济、高效的无机类恶臭气体降解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光催化剂降解低浓度H2S气体效率的因素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如煅烧温度,负载层数以及催化剂改性等;二是气体环境的影响,如相对湿度,含氧量以及H2S初始浓度。煅烧温度的变化主要影响了TiO2光催化剂的粒子平均尺寸,对光催化剂的晶型成分构成影响不是太大,在不同的煅烧温度下得到的光催化剂晶型均为锐钛矿相与金红石相的混合晶型。其中500℃煅烧下得到的负载型光催化剂粒子平均尺寸较小为6.7nm,并且锐钛矿相含量也较其它煅烧温度得到的催化剂高,在本实验条件下,此工艺得到的光催化剂对H2S降解效率最高;负载层数并非越多越好,而是存在一个合理值,当负载层数为3层时,实验效果较佳,亦经济。光催化剂的改性工作也得到研究,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加入硝酸银的方法制得银沉积的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XRD结果表明,银沉积并未明显改变光催化剂的晶型及粒子平均尺寸,实验结果亦表明,少量银参杂没有显著增加光催化剂对H2S的降解效率,而加大参杂量使得降解效率下降。H2O分子与纳米TiO2光催化剂粒子的作用,使得相对湿度对催化剂降解H2S有较大影响,当相对湿度为60%~80%时其降解效率较佳,最高可达97%;含氧量的变化影响了光催化剂对H2S的降解效果,实验表明当氧气含量为21%,即正常大气水平时,效果较佳,增加含氧量可能造成光催化剂的活性位被占据,使得对H2S的降解效率下降,故无需额外增加氧含量即可取得较高的降解效率,显示出了良好的经济性。此外,还对本实验研究条件下的TiO2光催化降解负荷进行了研究,认为当H2S初始浓度为300mg/m3左右,即污染负荷为34mgH2S/mgTiO2左右时,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