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是园林中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同时也是对铝胁迫抗性很强的植物。本文通过铝胁迫对八仙花的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对铝的抗性的差异性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铝胁迫对八仙花生理特性的影响八仙花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曲线R~2在0.850-0.997之间,3个品种R~2>0.95。最高的为F,曲线方程为y=0.15x~2-1.8398x+13.199,(R~2=0.997);八仙花的Pro含量变化大,4个品种的曲线R~2>0.95,F的R~2最大,为0.982,曲线方程为y=0.0704x~2-0.3065x+0.2912。同时,G的Pro含量最高增长了59.5倍,增幅最小的E也达30.68倍。八仙花的可溶性糖含量有5个品种的曲线R~2>0.95,占到总数的71.4%,相关系数在0.9084-0.9921变化。A的R~2最大,为0.9921,曲线方程为y=0.0199x~2-0.0781x+0.4876。八仙花的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铝胁迫浓度呈负相关,R~2在0.849-0.990之间。3个品种的曲线R~2>0.95,F的R~2最大,为0.990,曲线方程为y=-0.0841x~2+0.2862x+4.209。八仙花细胞的IL变化情况曲线方程R~2在0.913-0.984之间。5个品种的R~2>0.95,占总数的71.4%,D的R~2最大,为0.984,y=4.2643x~2-11.999x+123.92。八仙花MDA含量变化情况曲线方程R~2在0.962-0.991之间变化,全部的7个品种的R~2>0.95,G的R~2最大,为0.991,D的R~2最小,为0.962。B的MDA含量的增幅最高,达57.90%。D的增幅最小,为39.62%。八仙花的SOD酶的活性变化曲线方程R~2在0.470-0.960之间变化,R~2<0.950占85.71%,D的SOD活性最高,耐铝性最强。八仙花的POD酶的活性变化回归曲线方程R~2分布在0.275-0.657之间,全部小于0.950。对各项理化指标采用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得出7个品种的八仙花对铝的抗性按照E>B>F>C>D>G>A的顺序依次下降。2铝胁迫对八仙花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得出,八仙花的光合特性各因子的变化规律的曲线方程的相关系数均较小,仅八仙花细胞的Ci的影响的变化曲线的相关系数有2个大于0.95,最大值A(R~2=0.967),二次曲线方程为y=52.089x~2-273.51x+458.42。因而,八仙花的光合特性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随胁迫液的浓度的变化呈现出综合性和复杂性,光合特性只能作为八仙花抗性能力强弱的一个辅助性指标。采用隶属函数的分析方法对光合指标的综合分析后得出八仙花的抗铝能力的按照A>D>B>G>F>E>C的顺序依次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