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况下角接触球轴承力学响应分析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iefei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业装备中,轴承作为传动和受载系统的支撑部件,常常不仅要承受径向载荷,而且要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角接触球轴承就是能够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的一种重要滚动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因其高幽值(内经与转速的乘积)、高承载能力和高精度,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燃机和精密机床等工业装备,工作环境对轴承的运转精度和可靠性要求很高,通常需要校核装配后轴承在多工况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并评估其运行状况。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燃机主轴承建立精确分析模型,计算了装配应力、温度载荷和高转速对轴承径向游隙的影响,并将这些影响考虑到后续高转速和高轴向外载的分析中,通过顺序耦合和子模型法,较真实和准确地求解了复杂工况下轴承系统的力学响应。基于子模型法,验证得静摩擦对轴承滚道接触面的表层应力影响不大,而滑动摩擦会使表层最大切应力增大并向表面移动,用静载求解的表层最大切应力深度来确定淬火硬化层厚度偏于保守。在不考虑离心力对滚珠的影响时,建立轴对称模型,求解装配应力-温度-离心力对轴承径向游隙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温度载荷和装配应力对轴承径向游隙的影响很大,其中滚珠的受热膨胀占游隙改变量的50%以上,离心力对轴和轴承内圈的作用、滚珠与滚道的接触变形对轴承径向游隙的改变量影响很小。建立三维模型,考虑各载荷对径向游隙的改变量,求解高转速运转下,轴向外载对轴承结构的影响。求解结果表明,当轴向载荷大于某一值时,轴承内滚道接触位置的应力将高于外滚道,使轴承内圈成为轴承失效破坏的薄弱环节。滚珠对轴承内圈的附加轴向位移,可通过相对较低的轴向预载进行很好的约束。适当的轴向预载,可以降低变转速过程中轴承对传动系统轴向位移的影响,并提高轴承抵抗轴向冲击载荷的能力。增大轴向预载可以改善滚珠的接触状况,降低滚珠在内滚道接触位置的旋滚比,但随着轴向载荷的增大,摩擦功率单调递增,通过增大轴向预载来降低滚珠自旋摩擦功率的方案并不可行,降低摩擦系数和减小接触压强均能有效降低轴承的自旋摩擦功率。
其他文献
由于具有较高的比刚度和比强度,蜂窝夹层板和加筋柱壳等薄壁结构在航空航天、机械、土木、船舶等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航天领域,是大部分运载火箭及导弹的主承力构
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制造手段,在近十几年间发展迅速,其发展和应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增材制造技术采用材料逐渐累加的方式制造结构,相对于传统的制造手
享受输电服务的各接网用户必须对其产生的输电网损承担相应的责任。而电力行业的市场化也对网损分摊的公平性以及经济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对各类型网损分摊方法是否能公平有效的分摊网损以及提供的经济信号是否合理进行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现有的各类型网损分摊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结合电力市场公平公正的要求探讨了网损分摊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型分摊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通
传统有碴铁路轨道应用广泛,为降低有碴铁路轨道维护成本并提高乘客舒适性,对铁路道砟材料破碎机理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断裂力学基本理论和离散单元法系统阐述了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