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体不是天生存在的,而是被制造的,任何个体都只是身体之网的一个节点,它集私人性与公共性于一体。身体叙事不仅是一种叙事方式,也是人类的生存方式,身体叙事是建构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桥梁之一。本文采用“公共领域”的理论视点来观照中国当代的身体叙事创作,审视当下的身体叙事所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学和文学创作两方面给以解释。本文认为,身体叙事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自由,二是合理。顾此不顾彼都将使得身体叙事无法成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建构的桥梁。相反,遵循这样的叙事原则既能够保证私人的个体性与隐秘性不被展示得一览无遗,又能够在公共领域借以身体叙事来言说个体的心理诉求、内在价值或审美情趣,引发公众的关注与交流,从而使文学成为构建公共领域的中介。全文共五部分:第一章介绍选题的意义,梳理当前国内学界对这一问题所做出的主要成果。第二章介绍公共领域概念的提出,分析其价值,所用的理论资源来自阿伦特和哈贝马斯,并讨论公共领域的提出对文学创作的意义。第三章讨论身体的概念、中国语境下身体叙事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在公共领域视域下身体叙事所应遵循的两个原则,即自由的身体叙事和合理的身体叙事。最后论说公共领域的提出与构建对中国身当代体叙事的价值与意义。第四章讨论《檀香刑》(莫言著)身体叙事的特点,以及《檀香刑》中的身体叙事与公共领域的关系。第五章讨论《遗情书》(木子美著)身体叙事的特点,以及《遗情书》中的身体叙事与公共领域的关系。余论,公共领域的建构有赖于身体叙事以自由与合理的原则进行。然而,即使身体叙事遵循了自由与合理的原则也不一定能够建构其公共领域,但倘若身体叙事不遵循自由与合理的原则则必然阻碍公共领域的形成。因此,在身体成为文学写作的重要领域的时代,须倡导一种作为建设公共领域中介的身体叙事,因为公共领域不能真正地被建构起来,私人领域的保护又从何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