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减震材料免干燥制备方法及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ossus198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流变液作为一种典型的智能材料,具有独特的磁流变效应,根据磁流变液所设计的各式磁流变阻尼器、磁流变抛光器、磁流变离合器等器件被广泛应用于结构减震、机械工程、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加工等民用和军事领域。目前国内外学者就如何提高磁流变液的稳定性与剪切屈服应力以及建立准确描述力学机理的模型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围绕磁流变液的制备工艺、性能测试、微观力学模型几方面展开研究。从改良磁流变液制备工艺的角度出发,以已有的制备工艺为参考,提出了基于基液置换法的磁流变液免干燥制备工艺,并通过性能试验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对免干燥制备过程中可能影响磁流变液性能的变量因素进行分析对比,采用控制变量实验设计探讨了综合性能优良的磁流变液的配方。此外,还设计了基于免干燥制备工艺的磁流变液一体式制备装置。理论分析方面,从微观成链角度提出了考虑邻链影响的单链系微观力学模型,并通过与试验值对比进行验证。本文的研究工作具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基液置换法的不足,提出了磁流变液的免干燥制备工艺。结合磁分离技术和硅油/无水乙醇共混物特性等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因素的方法改变铁磁颗粒残留无水乙醇质量、硅油/无水乙醇质量比、触变剂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含量等不同组分配方研制了一系列磁流变液样品。2)根据磁流变液的免干燥制备流程,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磁流变液一体式制备装置,该装置有效地将超声分散、水浴加热、机械搅拌、磁吸分离等功能结合为一体,以提高磁流变液制备效率和机械智能化程度。3)通过开展沉降稳定性、零场黏度、黏温特性测试以及剪切屈服应力测试,对影响所研制的磁流变液性能的各因素进行评估,择选综合性能最优的磁流变液,并与传统制备方式得到的磁流变液比较,验证了免干燥制备工艺的可行性。4)通过对磁流变液的微结构形态数值模拟,探索了磁流变液成链机制。以此为基础,结合磁偶极子和耦合场理论,建立了磁流变液考虑邻链影响的单链系微观力学模型,模型的准确性通过理论值和试验值的比较分析得以验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磁流变液免干燥制备工艺,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制备工艺中的真空干燥和机械磨粉工艺的缺陷,该工艺采用磁分离技术完成铁磁颗粒与分散介质的分离提高了分离效率。研发了基于免干燥制备工艺的磁流变液一体式制备装置,实现了制备子流程多功能一体化。2)对磁流变液微观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其链化过程,基于链化特征提出了磁流变液考虑邻链影响的单链系微观力学模型,模型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其他文献
石墨烯作为典型的二维晶体材料,由单层碳原子构成。它凭借自身优异的力学、电学、热力学特性和稳定的化学特性,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在柔性电子元器件、能量存储、散热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器件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摩擦这一常见的物理现象。因此,观察石墨烯微观的摩擦行为,预测不同因素影响下摩擦现象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摩擦的起源是进一步根据设计需求调控摩擦力的前提。本文
学位
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机房智能化安全管理和运维将成为必然趋势。为了实现机房巡检的自动化、智能化,国内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始研究应用于机房设备巡检的移动机器人。为了克服现有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机械系统存在的不足,本文研发设计一款新型轨道式机房巡检机器人,用于代替人工对机房设备进行巡检,有效避免人工巡检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巡检的效率。本文在调研分析国内外巡检机器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机房内部环境特
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带来了征地拆迁、资源占用、环境污染等诸多复杂的社会性问题。大型工程开发建设带来的社会影响具有累积性特征,负面影响持续性累积极易引发社会矛盾,破坏社会和谐。目前,社会影响评估领域缺乏关于累积性社会影响评估方法的研究。本文为推动累积性社会影响评估的实践,对大型工程累积性社会影响评估方法论进行探讨,并逐步构建累积性社会影响评估方法框架。本文通过
随着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天然气采输作业中关键的中转站,集气站的正常运作尤为重要。集气站中的大量仪表时刻监控并显示着集气站作业的运行情况,而人工统计仪表数据尤为繁琐,且耗时耗力,效率低下。同时集气站位置偏远,环境恶劣,天然气本身属于危险气体,人工巡检存在安全风险,所以集气站巡检机器人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集气站巡检机器人为载体,集气站中的指针式仪表和数字仪表为研究对象,研究可用于集气站环境下的
钢货架结构以其轻质、高强的力学性能优势被广泛运用在仓储物流行业,其中框桁式钢货架结构应用较为广泛。框桁式钢货架结构在垂直于巷道向与沿巷道向表现出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力学特点,垂直于巷道向刚度较大,地震作用时货物容易发生脱落,冲击其他货架造成连续倒塌,因此垂直于巷道向的隔震问题至关重要。针对该问题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提出了以隔震为主的复合式隔震支座系统,采用隔震技术实现垂直于巷道向的抗震目标,防止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在医疗诊断的临床应用中使用广泛。MR图像通常具有不同模态,多模态图像信息融合有助于提高自动医学图像分析诊断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考虑到多模态医学图像获取的困难,研究医学图像的跨模态合成技术,即从一种模态医学图像自动生成另一种模态医学图像的技术,可以从已知模态生成未知模态数据,减少多模态采集成本、实现数据集曾广、减少模态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室内移动机器人在工业、家庭环境中承担着日趋复杂的任务。在实际应用中,室内移动机器人需要在未知、复杂、动态环境下对障碍物进行实时规避,实现自主导航。在导航过程中,除了要求机器人能够安全规避障碍物并到达指定目标,使用者通常还对导航效率以及能量消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此启发,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奖励分解和记忆增强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该方法通过分解和设计奖励函数来学习多维控制策略
地震是一种对人类社会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地震的孕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目前对于地震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大量研究表明,地震发生前许多物理量会出现异常变化,通常将其称之为地震前兆。因此,探索前兆异常现象与地震之间的相关性对于认识地震、预测地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磁场和根据历史地震资料获得的地震活动性是两种较为常见的地震前兆,本文基于这两种前兆进行地震前兆异常检测算法研究。分析了地震活动性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家社会对于环境保护愈发重视,超标排放车辆的整治是其中重要一环。黑烟车智能检测系统能长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对道路上行驶的超标排放车辆进行取证,适合城市道路、国道等环境的大规模布控,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本文对于黑烟车智能检测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检测算法研究。为了解决黑烟的形态特征不明显、较容易与行道树黑影、车辆阴影等混淆的问题以减少误报警,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