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常态下,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是其主要特征之一,与此同时,城镇化持续加大的资金需求使得政府的财政压力更加紧张,而传统融资模式难以满足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高效供给。为了解决这一发展难题,我国政府自2014年以来大力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看重的就是这种创新模式既能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各自的优势,又能达到保证社会资本盈利、实现公共利益的双重目的。但是近年来PPP项目也暴露出落地率低、违约纠纷多等问题,社会资本对政府诚信有所担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PPP的发展。研究PPP模式下政府诚信建设,对于规范政府行为,营造良好的PPP诚信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围绕政府诚信缺失对PPP运用具有负向效应这一假设展开研究,运用公共产品、新公共管理及不完全契约理论,梳理总结PPP及政府诚信相关概念,分析了理想状态下政府行为在PPP项目运作各阶段中诚信表现,通过查找和分析我国PPP实践中25个涉及政府诚信缺失问题的典型案例,在政府诚信评价指标体系下研判其失信表现及产生原因。最终,本文从政府诚实、政府守信、公平公正三个维度提出加强PPP模式下政府诚信建设的建议,其中政府诚实以完善PPP项目信息公开、强化PPP项目预算管理、加强政府官员诚信教育与PPP业务学习等为主要途径,政府守信以完善PPP法律政策体系、建立政府诚信监管体系等为主要途径,公平公正以建立公平的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公正的PPP失信惩戒机制等为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