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说中的农村出走女性形象研究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000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传统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稳固家庭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由此,离开家园到城市寻梦的农村女性,也就成为了新时期注目底层的小说创作中具有时代特色的出走女性形象。农村女性为什么要离开家园来到城市?新时期小说中农村女性出走的原因可以大体分为两种。第一,是为寻找情感归宿出走,也是因为对异性怀有美好期待,属于传统的“私奔”窠臼。其中包括自我意识觉醒后的自觉自愿出走和遭遇不幸后的被逼无奈出走,前者因为是自主行为,可视为对父权、夫权的反抗;后者是被动行为,大多最终没有摆脱悲剧的命运。第二,是为生活水平提升,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农村的贫穷落后、城市的富庶文明,成为农村人奔向城市的双重动力。或为摆脱自身、家庭的物质困境,或为践行内心对城市的向往,在相对保守、女性地位也相对低下的农村,女性更希望在城市获得新的生存体验。来到城市的农村女性生存状况如何?身处陌生的城市,农村女性首先面临的是生存的艰难,然而城市提供给她们的能够自养谋生之道有限:和男性一样的高强度劳作、耗时重复的服务行业和冒险薄利的小生意。不乏女性在恋爱、婚姻中寻找立足城市的机会,但大多以上当受骗、被玩弄了局;少数女性和城里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但前提并非对等的情感,而是彼此的利益博弈。农村女性在残酷的现实处境中,精神发生了异变,出现了堕落危机:身体被物化,成为可交易的商品;传统乡村社会保有的真善美开始退守。可见,城市并非农村女性的理想国,她们又当何去何从?尴尬的是:在城市她们是边缘人,有物质匮乏和精神孤寂的困扰;在乡村她们又是叛逃者,乡村传统价值标准已经给她们贴上不道德的标签,她们自身也难以再适应乡村的生活。于是,她们成了城市与乡村间的漂泊者。探求小说中出走农村女性形象的生存困境、悲剧命运以及未来走向,呈现创作主体的悲悯情怀和责任诉求,既具有文学意义,也具有社会意义。
其他文献
为解决因当前ETC使用量变化而引起的若干新问题或新需求,本文将在已得到成功应用和广泛推广的双通信区ETC车道系统集成技术基础上,探讨如何使用相控阵技术来实现ETC天线的技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5岁,因右颈部肿物2个多月,逐渐增大并出现右下腹部包块半个月,于2001年9月10日入院.曾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无效.腹部B超示:子宫后方及上方囊性包块.
<正>近日,赛迪顾问在京发布《2018年中国5G产业与应用发展白皮书》(简称《白皮书》)。结果显示,根据4G手机渗透率,预测2020年5G渗透率将达30%,2024年将达75%,届时,5G手机保有
<正>想听陈琴老师的课,是早已有的一个愿望。知道陈琴其人是阅读韩兴娥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时的事。对韩兴娥的海量阅读感兴趣,由此及彼,就对韩兴娥式的陈琴"背下十万
期刊
由于人脸图像在采集过程中,容易收到光照等环境影响,使得人脸特征存在突变性。传统的识别方法主要通过采集人脸特征进行人脸识别,对图像清晰度要求很高,针对模糊图像不能及时
<正>一、项目简介本项目源于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属于城市生活垃圾臭气防治技术领域。本研究依托我院多年从事城市生活垃圾行业工作的经验。在数据采集、检测和全
中国科技史的建制化略晚于中国考古学,并从中得到了许多滋养。尽管目前中国考古学对科技史的容纳程度有限,但从历史角度来看,两者曾经的密切关系也有迹可循。中国科技史与考
目的探讨同期发生的食管贲门双源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2年8月—2010年7月,共收治同期发生的食管贲门双源癌16例,均为男性,年龄52~67(60.4±4.8)岁,均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