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翻译项目报告。项目原文节选自美国“纯爱小说教父”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小说《我们两个》前三章。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罗素·格林在他32岁时拥有了一切:完美的妻子、可爱的女儿、成功的事业以及稳定的家庭,然而在短短几个月内,他失去了工作和妻子,一个人辛苦地照顾女儿,并努力重新适应社会,最终收获极大的回报的故事,反映了当代社会中的爱情、亲情、现实、人性等诸多问题。本小说是从平凡的人物和故事中取材,对女性心理世界刻画得十分细腻,刺激读者思考爱的真谛,尤其是父亲和女儿之间那种无条件的爱。本篇小说的语言较为口语化,虽然在词汇运用上较为简单,但是笔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在语气、情感以及创作风格上认真揣摩。此外,节选章节中涉及一些女性分娩时的医学术语,因此,笔者需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在考虑原文的语言特点下,笔者选择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结合增译法、省译法等多种翻译方法,以小说创作风格为切入点,从词汇的翻译、长难句的翻译、人物心理活动的翻译三个方面深入分析这一理论在文中的实际运用,从而达到易于读者理解的目的。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译前准备工作,在后期修改时,对翻译中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对本次翻译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以后的翻译实践积累经验。在此次翻译实践中,笔者深刻认识到翻译不能只是简单的直译,而是要对原文进行透彻分析,深入理解其承载的文化内涵,然后还需要扎实的双语功底,灵活地运用翻译策略,从而忠实地传达出原文作者的意思,这样才能确保高质量的译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