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本院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并总结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指导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抗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符合复杂性尿路感染诊断标准且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结果:187例患者中,133例(71.1%)患者来源于泌尿外科;21例(11.2%)来源于感染科。尿培养分离的208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为67株(32.2%),余屎肠球菌32株(15.4%)、葡萄球菌15株(7.2%)、粪肠球菌14株(6.7%)。有62.7%的大肠埃希菌为ESBLs阳性菌株,对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的敏感性>70%。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的敏感率>90%,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的敏感率>90%。未发现对替加环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 结论:本研究提示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中,ESBLs阳性菌株占大多数,对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的敏感性较高;其次是屎肠球菌,比例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的耐药性也高于粪肠球菌,建议根据其药敏结果选择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或其他敏感药物以提高治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