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新型毒品犯罪的现状及防治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ng795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近百年来饱受毒品的戕害,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无毒国奇迹,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日益密切的国际交往,外国良莠不齐的文化不断出现在中国大地,并很快呈现出蔓延趋势。毒品问题是公认的全球性问题,是国际三大公害之一,在世界各国高压打击毒品犯罪态势之下,传统毒品犯罪虽然呈下降趋势,但是同时也给新型毒品的兴起提供了可趁之机,其合成速度快、种类繁多、制造数量巨大、隐蔽性强等特点是传统毒品无法相比的,因此对其打击力度和治理措施也较以往更加困难。新型毒品可以给吸食者带来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在享受快感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轻者引发精神疾病,重者导致死亡、危害公共安全。因此,加强对新型毒品的管制对预防犯罪活动的发生、对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有着重要的意义。新型毒品由于是在已经被列管的毒品基础上研发甚至是全新生产出来的,因此其迷惑性强、上瘾性快、社会危害性大。面对新型毒品来源多样化,新型毒品滥用以及制毒、贩毒、吸毒一体化日趋明显,制定完善且有效的策略防治新型毒品的蔓延就显得尤其重要,而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不能很好的对新型毒品进行管控,通过立法对其进行事后列管又显然难以与其研发的速度相抗衡,国家之间对新型毒品的立法差异较大,管控数量也各不相同,导致世界上对新型毒品的联合管控乏力、管控效果不佳,因此建立统一高效的协作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面对新型毒品引发严重的公共健康和社会安全问题,我国亟待建立新型毒品防控体系,加强对其监测、评估以及管制等工作,有效遏制新型毒品的制贩和滥用的发展态势,加强国际间禁毒合作,力争将新型毒品扼杀在萌芽状态。
其他文献
机器人技术是全球看好的高新科学技术,也是科技部重点关注的技术发展方向之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服务机器人研究已经引起欧美各国、日本、韩国和我国的普遍重视。我国
本文通过收集、分析语言生态研究的文献,梳理其研究的发展、侧重点、方法等,研究发现:以往主要以Haugen的生态"隐喻"研究和Halliday的"非隐喻"研究为源始,且各自形成不同领域
审视当下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偏、隔、僵三个关键词值得引起关注。这三个词不仅呈现了某种因果关联的知识学形态,也隐含了一种思维养成上的线性演进逻辑。以增进知识、熏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