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三七”~“六七”女性肾虚证候积分和子宫内膜着床相关因子表达的差异,探讨《内经》“七七”理论中肾气变化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实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三七”~“六七”的年龄分为四组各100例,于胚胎着床期观察四组患者肾虚证候积分,同时采取静脉血样,测定血清孕酮(P)、雌二醇(E2),并计算P/E2的值。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吸取部分患者(“三七”组15例、“四七”组17例、“五七”组14例和“六七”组12例,共58例)子宫内膜组织少许,再以免疫组化法测定四组患者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Realtime PCR法测定子宫内膜LIFmRNA、VEGFmRNA的表达,然后分别对各组患者的肾虚证候积分、子宫内膜着床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四组的肾虚证候积分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肾虚证候积分的大小关系为:六七>五七>三七>四七。(2)四组P/E2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P/E2的大小关系为:六七=五七>四七>三七。(3)四组的ER腺体评分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评分的大小关系为:六七>五七>四七=三七;四组的ER间质评分的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PR腺体评分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的大小关系为:六七>五七>四七=三七;四组的PR间质评分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的大小关系为:六七>五七>四七>三七。(4)四组的LIFmRNA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关系为:四七>三七>五七>六七。(5)四组的VEGFmRNA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关系为:四七>三七>五七>六七。(6)肾虚证候积分与P/E2、ER腺体、PR腺体、PR间质、LIFmRNA、VEGFmRNA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肾虚证候积分与P/E2、ER腺体、PR腺体、PR间质存在正相关,与LIFmRNA、VEGFmRNA存在负相关。结论:1.本研究中P/E2、ER腺体、PR间质、PR腺体、LIF、VEGF等子宫内膜着床相关因子的表达与“七七”理论女性肾气变化具有一致性。2.肾气变化影响“三七”至“六七”女性某些子宫内膜着床相关因子的表达,肾气影响子宫“藏而不泻”受孕实质的科学内涵与这些因子的变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