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口腔医学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pf443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口腔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癌症和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典型的口腔黏膜性疾病。口腔白斑和口腔扁平苔藓属于癌前病变,存在转变为口腔癌症的机率,复发性口腔溃疡若长久不愈也存在恶变的可能,因此及时诊断治疗十分重要。目前口腔黏膜性疾病的识别主要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该方法导致识别的准确率低、医生的工作量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口腔医学图像识别技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口腔疾病数据集数量较少、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使用多种数据增强算法进行数据扩增,提出基于迁移学习和Efficient Net的口腔疾病图像识别算法。网络整体结构基于Efficient Net B0网络;使用Focal Loss作为损失函数,模型进行两次迁移学习,将在Image Net上训练的参数先迁移至ISIC2018皮肤数据集上,训练完成后将参数保存,再迁移至口腔数据集中;优化微调策略,用Adam结合SGD优化算法共同微调网络模型,使网络的整体稳定性和泛化能力提升,网络的识别准确率增加。其次,为进一步提升模型的识别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次特征融合的口腔黏膜性疾病识别方法。使用Efficient Net模型做深层特征的提取,使用HSV,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HOG)和灰度共生矩阵(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分别提取口腔疾病的颜色、形状以及纹理的浅层特征,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进行特征选择,选取与目标值关系更大的特征,降低特征的维度,避免模型过拟合,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等传统分类器进行最终的分类识别,再次提升口腔疾病的识别准确率。最后,将所提深度学习算法与口腔黏膜性疾病的实际诊断场景结合,基于Py Qt和Opencv开发可视化GUI界面,将训练完成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与界面结合。根据医生诊断时的具体需求,设计功能完善的口腔黏膜疾病诊断软件。软件包括疾病诊断功能,对输入的口腔疾病图片进行诊断;图像裁剪功能,提取口腔黏膜性疾病图像的感兴趣区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图像缩放和平移功能,方便口腔医生查看图片的细节;以及图像对比度功能,让图像的颜色变化更加明显,便于医生定位出病灶位置。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口腔疾病识别中误判多、准确率低等问题。同时该方法能达到准确率92.89%、灵敏度89.91%、特异性96.06%以及AUC值0.9809。开发的口腔黏膜性疾病软件能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快速定位口腔病灶位置,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加快了患者的治疗进度,降低了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其他文献
面对全媒体语境下的传播生态变革、受众审美模式变化、竞争加剧等一系列复杂形势,音乐类广播节目应如何摆脱固有标签,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重新挖掘新时代背景下音乐类广播节目的价值,使其焕发出新生机是研究的重点。文章从音乐类广播节目面临的挑战入手,以全媒体时代对音乐类广播节目的新要求作为切入点,结合全媒体时代下的受众需求,对音乐类广播节目的未来发展策略进行简要探析。
“亲子作业”是幼儿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以开放的视野,遵循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的理念,把家长纳入完成作业的参与者行列,共同体验新课程带来的冲击和全新的感受。基于此,笔者通过案例、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目前某幼儿园小班“亲子作业”的现状。利用社会化软件(本文特指微信),让家庭和幼儿园二者相互协调、紧密配合,保持基本一致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发挥“亲子作业”真正的教育价值。
在初中圆的一些问题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求两条线段比值的问题,我们可以设两个字母参数表示这两条线段的长度,不妨让其中一个表示已知数,另一个表示未知数.然后从题中条件找到一个等式,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得到这两个参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问题得以解决.下面以几个例题加以说明.
疼痛是一种包含感觉、情绪和认知的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寻求医疗帮助常见的症状之一,对疼痛的缓解包括药物镇痛和物理镇痛等。口腔急诊科就诊患者中,主诉牙源性疼痛的最为常见,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急诊综合科2018—2020年急诊就诊一般情况分析显示,因剧烈疼痛就诊的患者占61%,其中牙源性疼痛占75%。牙源性疼痛多由牙源性感染引起,急性期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作为口腔急诊科医生必须及时准
目的 探讨肺栓塞患者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提高诊断意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东医疗区呼吸内科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47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或潜在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脏超声、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血气分析、肌钙蛋白T(cTn 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结果等指标。结果 部分患者具有
“岗课赛证”融通有其内在逻辑,其中“岗”是导向与标准,“课”是核心与载体,“赛”是引领与展示,“证”是考核与检验。围绕专业属性,找准“岗课赛证”的结合点是融通的关键。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在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中,通过理清“岗课赛证”融通的结合点,开展“岗课赛证”融通的递进式教学,强化“岗课赛证”的侧重点,推动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了教学质量。
工业4.0背景下,“大智云移物”技术引发了新业态、催生了新职教。“大智云移物”技术的发展对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挑战,传统的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表现出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及标准对接工作开展不及时,课程实施及认证校企协作不充分,课程内容及资源更新与调整缺乏活性。基于1+X证书的岗课赛证融合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很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
伴随着新一轮课改,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着教育目标的达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拟从学校、教师、家长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深入分析现阶段阻碍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提高的因素,以期找到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解决对策。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高中阶段对高考成绩的片面强调会影响德育工作的投入与效果,德育课时内容缺乏现实性和创新性,高中生思想不成熟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
在学生的学习内容当中,数学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学理念也在发生改变,现今小学数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学生在课程中能够解决数学中的情景及假设问题,更能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想要学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改变自身教学思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理论联
随着我国“1+X”证书制度的试点与推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针对“岗课赛证”匹配度不高、实习实训基地不足、专业教学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积极探索以外贸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标的“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从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法优化、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打造等方面进行改革,实现“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岗课赛证”一体化的融通,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