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语境下戴·赫·劳伦斯小说的原始主义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m_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小说家戴·赫·劳伦斯(1885-1930)非常关注人与自然以及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性丧失的负面效应。他的小说主要涉及人的情感、直觉和本能等主题,而在探索这些主题的过程中,劳伦斯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反现代工业文明压抑个人本能的原始主义倾向。劳伦斯喜欢在他的小说中植入原始主义因素,原始主义已经成了他小说的一个明显特征。在现代文学中,原始主义反对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性堕落,呼唤重返原始人类所经历的更理想更和谐的生活状态。劳伦斯力图通过运用原始主义来激发麻木的现代人的原始本能和直觉,为异化的工业社会重构一种和谐、自然的人类生存模式。本论文旨在运用心理学、神话原型等理论研究劳伦斯小说中的原始主义因素。首先,文章阐述了现代文学运动中原始主义思潮的起源,指出原始主义是作家对现代社会中人们混乱病态的生存状态在文艺文化中的反映和拯救。其次,论文以小说《儿子与情人》、《虹》、《羽蛇》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为文本,从主题和创作手法两个方面分析了劳伦斯作品中所蕴含的几种强烈的原始主义倾向。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血性意识的崇尚、对原始文化的追寻以及对心理原型的探索四个主题寄托了劳伦斯的原始主义情怀,而自然主义、意象、象征、原型等创作手法的运用既有效地突出了这些原始主义主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伦斯的原始主义情结。论文认为,劳伦斯作为一名现代主义作家,其创作视野具有一种浓郁的返璞归真的原始主义精神。劳伦斯在作品中竭力推崇原始主义,旨在反衬现代工业社会人性的堕落与人格的分裂,唤醒现代人的直觉、本能等原始意识,重构被工业文明破坏的原始人类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他的拯救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为迷惘的现代人提供了精神休憩的驿站。
其他文献
英国作家艾伦·霍灵赫斯特的2004年布克奖作品《美丽曲线》从广泛的角度为读者展示了一个玛格丽特·撒切尔首相当权时的英国。小说展示了广阔的社会图景,上至贵族政要富商,下至
《名利场》是一部世界名著,小说语言丰富幽默,风格独特,具有文学作品的研究价值。杨必翻译的《名利场》在所有译本中享誉最高,得到许多译者的认可和推崇。荣如德2011年的译本也获
英国当代最重要的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在一个从战后哑然失声的悲观时代向聒噪的后现代社会过渡的年代,开辟出了一道独特的戏剧风景线,并因“在作品中揭示出隐藏在日常闲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