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碟子注射液对血瘀毒损证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重塑作用的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j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a cerebral vessels disease,ICVD)是目前位居全球第三位的疾病,仅次于心脏系统疾病及癌症。因其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性,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急性脑梗死发生后,脑缺血中心区的脑组织坏死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后将无法进行逆转,因此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治疗策略为尽快改善和修复缺血区脑组织供血状况,挽救缺血中心区周围尚未完全坏死且神经功能未完全丧失的脑组织,即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溶栓和血管再通技术不仅可以抢救缺血半暗带区的神经元,并能促进毛细血管的再生以及侧支循环的重建,因此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手段。然而溶栓类药物不仅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且大量研究表明,经溶栓再通或通过侧支循环自然再通等方式恢复血流灌注后的患者中约50%的患者不仅症状未缓解,反而出现脑组织损伤加重和脑功能缺失严重化的征象,这种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可以看出脑卒中临床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因此,为提高生命质量并缓解家庭负担,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已经迫在眉睫。随着祖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中药被研制成各种剂型普遍被应用于临床,如醒脑静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在临床治疗中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苦碟子属于菊科苦荬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寒,因其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而被广大学者所关注,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其注射液制剂被广泛应用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诱发的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期的治疗。众多临床观察类研究显示苦碟子注射液不仅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而且可以降低脑梗死产生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病理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但其对脑缺血后受损神经元的重塑作用内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就苦碟子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受损神经元的重塑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脑缺血后,苦碟子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探讨活血解毒通络药物苦碟子注射液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受损神经细胞的神经重塑作用机制。方法将150只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组(8.4 g·kg·d-1),每组42只,剩余24只备用。通过线栓法阻断左侧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具体如下:①假手术组:于术前进行水合氯醛溶液麻醉和颈部血管(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离术,不结扎及导入线栓;术后即刻腹内注射等体积0.9%生理盐水,1次/天,至取材前。②模型组:给予大鼠左侧MCAO缺血再灌注处理,造模成功后,即刻腹内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天,至取材前。③治疗组:同模型组制备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即刻腹内注射苦碟子注射液,1次/天,至取材前。每组大鼠分别于再灌注后1h、3h、6h、24h、72h和7d这6个时间点取材,采取缺血半暗带脑组织,通过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观察急性脑缺血后大鼠脑皮质、皮质下白质及海马神经细胞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行为学实验:组间比较:假手术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为0分,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均为1~3分。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较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较模型组减低(P<0.05)。组内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较24 h组减低(P<0.05)。2.HE染色观察结果:模型组皮质及海马缺血区可见神经元肿胀水肿,细胞核固缩,并随着时间推移缺血现象逐渐加重,出现大量的炎细胞浸润,神经元变性坏死,细胞核多固缩呈三角形,甚至出现神经元整体结构溶解消失。治疗组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且细胞肿胀及间质水肿疏松现象明显减轻,多数细胞分布排列较模型组整齐,细胞体积轻度缩小,细胞核基本正常,核仁较清晰,可见少量神经细胞形态异常。3.电镜观察结果:模型组皮质及海马缺血区神经元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细胞体积缩小,胞浆浓缩,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核膜结构逐渐皱缩呈锐角变化至消失,核内异染色质增多;随后发生核分裂现象、核碎裂及溶解现象。胞质内细胞器数量逐渐减少,甚至全部溶解消失;线粒体发生肿胀变形,嵴断裂后,逐渐演变为空泡样状态,严重者溶解消失;粗面内质网不仅扩张水肿,并出现脱颗粒现象;高尔基核糖体肿胀,甚至消失。治疗组神经元胞膜较模型组完整,细胞器数量明显丰富、结构正常,其中线粒体丰富、大小均匀,嵴突完整清晰,少数可见轻微肿胀,粗面内质网丰富,轻度肿胀,核糖体多见。细胞核与核膜之间间隙明显增宽,其间吞饮小泡较多,神经细胞核膜结构较完整。脑白质缺血区神经纤维可见局灶性脱髓鞘,神经纤维排列及局灶性髓鞘板层结构紊乱,部分髓鞘板层结构水肿膨胀,松解,扭曲,模糊不清,轴索内线粒体肿胀。结论1.神经功能缺损于脑缺血损伤后72 h达高峰。2.血瘀毒损证急性脑缺血大鼠患侧神经元形态损伤呈逐渐加重趋势,并于6 h为损伤加重节点。3.苦碟子注射液对血瘀毒损证急性脑缺血大鼠皮质、海马区神经元及白质区神经纤维的损伤具有干预作用,且于干预6h后神经细胞损伤改善明显。4.苦碟子注射液不仅可以终止神经元继续损伤,并且在保护神经元整体结构完整性的同时对受损神经元具有重塑作用,且于6h内干预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微博自身的文本特征,如内容短小、语义稀疏、信息碎片化等特点,给情感词典的扩展带来了困难,并且微博涌现出越来越多带有情感倾向的新词,也增加了观点句挖掘的困难。针对情感词典的扩展和微博话题观点句挖掘精确的表示,本文提出基于情感词典扩展的微博话题观点句挖掘。首先通过基于共现概率的扩展情感词典,然后通过词性加权、句首句末加权对TF-IDF算法进行改进,从而提取关键词。最后对微博话题进行观点句提取、分析、总
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中的研究热点。阵列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噪声干扰,这就会出现目标估计不准确,并且信号的DOA和数目会随时间变化。近年来,随机有限集框架下的DOA跟踪技术取得了巨大发展。随着军事监视系统的发展的提高,机动目标跟踪技术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交互式多模型(IMM)方法是研究机动目标的有效跟踪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目标状态的预测精度和避
CBA联赛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篮球联赛。为落实中央和国家体育总局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的要求,CBA联赛作为篮球产业实体化运营的先驱者,应起到带头作用,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中文简称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英文简称PICC)术。以它操作简单直观,护理人员具有静脉穿刺技术的基础上,病人的肘部静脉良好且穿刺侧上肢能
会议
机组化学监督存在"两高",主要原因是机组在开机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335MW发电机组开机水质,减少机组的沉积率,保证机制安全经济运行。
积雪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分布广泛,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积雪的热学性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积雪灾害频发,同时涉雪工程需求与日俱增,均需要积雪的基本物理及力学性质的理论支持。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展了天然积雪的相关研究,探究中国东北地区季节性积雪的热特性及力学性质。分析积雪的温度、导热性质及单轴压缩性质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希望本论文能够对解决积雪相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以企业为主导的一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渠道,它以企业内的培养为主,能够避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生产脱节等实际问题,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开展时间较短,需要一定的实际经验为当前的实施提供借鉴。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也是这些未来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过程,因此通过探究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制度变迁,能够为当前正在全面开展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提供一定的启示。在此背景下,选取Z企业作为个案企业,以历史制度
本文通过对37例肝昏迷诱因的分析,发现临床上有一半以上的肝昏迷病例均有明显的诱因。对常见的如上消化道出血,饮食不当、感染、便秘以及其它由于镇静药及利尿剂应用不当等
会议
目的:在麻疹减毒活疫苗普遍应用后,麻疹的发病率明显降低,然而近年来麻疹在全国多数地区再次出现小范围的流行,尤其出现了婴儿麻疹的发病高峰,对我国麻疹消除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肺炎是麻疹主要的并发症,与麻疹的病死率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调查儿童麻疹的人口学、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探讨麻疹再次流行的特点,以及儿童麻疹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住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由数量转化为质量,这也给食品品质的提升和贮存保鲜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发环境友好、安全、性能可调控的生物基可食性活性膜已成为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热点。包装材料的高效水分子阻隔(阻湿性)功能是保证食品在货架期内保持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理想的可食性包装膜内外两侧应对水蒸气分子具有选择性阻隔作用,不仅要防止包装外界水分渗透,还要保持内部食品保鲜所需的相对湿度。此外,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