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以自然经济为发展主体的传统城镇面临着存续和发展的危机。对落后老镇进行更新改造已是各地区发展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当下的城市更新实践中,特色保护和开发式重建仍是常见的主流做法,更新设计多以改善地区的物质环境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为要点,对外部空间和空间逻辑的思考多基于局部功能的需求,从整体结构角度进行设计的仍比较少。本研究以淮南市上窑老镇为对象,旨在通过对老镇现有空间系统的量化分析来判断修建更新的方法,在尊重老镇原有的核心骨架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空间梳理、整合。研究以空间句法理论及其工作方法为依托,首先通过对上窑镇路网系统的线段模型分析确定空间的活力核心及当前空间关系存在的问题,经过多次路网再设计和句法分析检验得出理想的交通网络,以移动活力核心来改善当下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次在线段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重要节点空间布点,在满足可达性的前提下,以凸状模型来分析选定场地在局部系统中的空间竞争力,以视区模型来判断场地的视知觉体验,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空间形态优化,以获得较好的使用体验。此外,本文以延续传统风貌为出发点,从微观的角度对物质环境、功能结构等内容提出改造和布局设计,使空间的社会性与量化结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以空间句法指导老镇外部空间更新是在保护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寻求老镇发展的一次城市设计探索,希望通过此次的实践与研究,探讨改造过程中客观逻辑与历史文脉结合协作的设计思维,在尊重地区生活模式的前提下,合理地、递进地进行空间结构的更新,以促进区域的健康发展,也为传统老镇空间形态更新与优化提供新方向和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