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边缘型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设计初探——以西安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ui4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城市边缘型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种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城市建设现象,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它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具有较高的经济地位.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尚以政策、评价、选址等方面为主.有鉴于此,论文着重研究塑造开发区特色风貌的城市设计对策,用以弥补因侧重于宏观和整体层面的政策性引导等所造成的开发区空间环境建设中的不足.论文选取以西安为典型实例进行深入剖析,对其他类型的开发区空间环境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通过对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背景与发展现状的分析,论文提出大城市边缘型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设计所需解决的问题.其次,论文从大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入手,针对影响开发区城市设计的主要因素展开分析,讨论了开发区内部环境要素的特性,并提炼出开发区城市设计的风貌特色要素;进而通过对相应的认知意象理论、技术创新与集聚扩散理论的整合研究,初步总结出大城市边缘型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开发区高效的交通系统、宜人的交流空间、创新的企业空间以及能够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态设计等方面的具体分析,探讨了以塑造开发区吸引力与凝聚力、创造具有文化特色的空间环境为目标的开发区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在当前城市规划发展、呼唤人性化设计的背景下,论文针对现有开发区千篇一律、其空间环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旨在从塑造开发区特色风貌入手,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设计实践提出建设性的城市设计对策.
其他文献
当初本人的研究目标是东亚三国一中国、韩国、日本一现代建筑传统美的现代化工作结果的比较研究。但是,由于一方面其研究范围深宽,另一方面本人对传统建筑外部空间具有特别关心
保护理念于近几十年间的复兴与拓深,几近形成一股可以称之为全球性的"社会历史文化思潮".当然,就目前而言,这种保护运动并不是以同一的保护理念为前提的,该文的出发点就是透
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城市局部区域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的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了在交通环境承载力条件下,城市局部区域土地结构的最
过去三十年,在城市规划引导下,中国城市经历了全世界最轰轰烈烈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在未来,城市化率还将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学科必须面对从传统“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
城市公园与广场是城市中两种重要的开放空间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城市的发展,人们在行为及心理等方面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公园与广场这两种相对独立的空间形式
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空间形态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尤以外延拓展的新区建设为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类型。根据我国城市建设实践,新区建设最初一般是单一功能
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使建筑发展由传统高耗能模式转向高效绿色模式,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世界各国都需要面对的课题。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六
本文针对我国由于城市郊区的近距离旅游日益增长而产生的环城游憩带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总结了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以前人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对环城游憩带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
学位
目前,我国在城市旧住房处理问题上所采取的通常是,一概推倒重建的大规模改造的"简单化"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在重复西方国家走过的历史弯路.这种做法不仅已经带来了日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