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持股、市场化程度与前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rhi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版的《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取消了原准则中有关“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的定义和分类,统一修改为“前期差错”。其针对前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方法调整为追溯重述法,此种方法可以将本期发生的差错转移到以前期间,而不影响本期的盈利和其他财务指标,因此在实务中可以被管理层随意运用,按照“需要”对差错进行调整,以达到利润操纵,保质融资等目的。这一手法一经出现就成为管理层进行利润操纵的有效手段,会计差错的随意发生和更正不仅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损害了公司所有者和投资者的相关利益,更是降低人们对企业的信任和搅乱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作为管理层进行虚假信息披露的一种主要手段,前期会计差错的发生与更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上市公司随意操纵会计差错的发生和更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存在着的委托代理成本,二者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使得会计差错的恶意发生和更正拥有动机和可能。而契约理论认为,管理层持股可以有效的解决委托代理问题,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从而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因此本文从管理层持股情况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其对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影响。另外,公司所在的外部环境可以有效的促进或者制约舞弊现象的发生,针对本文研究的方向,从外部治理环境出发,试图从公司所在地市场化程度、政府对市场关系和中介机构发育和法律环境等环境因素来分析其对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现象的影响。  在总结以前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针对会计差错的制度规定和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选择2007-2009年发生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管理层持股比例和市场化程度为主要研究变量,结合以前研究结果,将公司财务特征和其他公司治理指标作为控制变量,运用单变量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管理人员持股和公司所在地市场化程度、政府对市场关系、中介结构发育和法律环境得分能够显著的降低前期会计差错的发生和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差错更正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企业社会责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学术界关于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已经达成共识。近年来学者将研究重点转向怎样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学者将企业社会责
历史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它不仅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还蕴含着一定的传统文化.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只是单纯地将其当作是一门学科进行教学,除了让学生死记硬背
21世纪,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单个企业和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的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为了使整条供应链达到最优以获得更大的利益和为客户提供更大的增值,核心企业必须保证其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而供应商处于整条供应链的上游,供应商的质量控制、创新能力、供应能力、成本控制直接影响到整条供应链的表现,如何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影响到整条供应链的综合能力,因此,供应商管理是供应链构建
本研究以公安交警心理健康的现实问题为逻辑起点,通过对公安交警工作压力特殊性、系统性和影响性三方面,论证了公安交警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是具有研究价值的理论命题。为此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