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作为一种荧光染料,因其具有可使略带黄色的基质增白而又不损伤基质的特殊增白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洗涤剂、塑料等行业,其增白效果是一般的漂白和上蓝所无法比拟的。荧光增白剂的所有类型中,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最重要,品种数约占荧光增白剂总量的60%,产量占荧光增白剂的80%以上,对国民经济众多行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对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的研究主要着重在工艺改进和工业化生产,开发的产品种类较少,质量较差,产品多为通用型,高档产品较少,市场竞争力较差。
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然后详细介绍了荧光增白剂的种类、应用、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针对国内现有的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产品品种少、效果差、功能单一、使用范围受限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酰胺类、长链烷基季铵盐及长链烷基季铵盐混合型荧光增白剂的合成、性能研究及应用,以指导高性能、多用途、多功能产品的研发,丰富和完善了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针对现有的荧光增白剂种类少、存在毒性等问题,以DSD酸和三聚氯氰为原料,采用低毒性的胺类及酰胺类化合物,通过三步缩合反应得到了十二种种结构新颖的DSD酸-三嗪酰胺类荧光增白剂,并对所得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方面的表征以及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等方面的性能测试,同时对滤纸进行了增白方面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紫外吸收及荧光发射等性能;在不同浓度下,对滤纸具有明显的增白作用,其中最佳染色浓度为0.1%。
(2)针对现有荧光增白剂功能单一的缺点,本文以DSD酸和三聚氯氰为原料,与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反应,得到了三种结构新颖的DSD酸-三嗪长链烷基季铵盐型荧光增白剂。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光物理化学性能,染色性能,并进行了表面张力测试。结果表明:由于存在较大的空间位阻,所以反式异构体的紫外吸收强度远远大于顺式异构体的紫外吸收强度,而且具有非常强的荧光发射性能;通过对滤纸和棉布在不同浓度下染色,这3种新型荧光增白剂对滤纸和棉布具有非常好的增白效果,尤其对棉布的增白效果最佳;通过表面活性的测试可知:这3种荧光增白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有望在开发具有表面活性的荧光材料方面展开应用,其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3)近几年,国内外对混合型荧光增白剂的研究及报道较少。本文以三聚氯氰、DSD酸、胺类化合物和十六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混合比7∶3)为原料合成了十种长链烷基季铵盐混合型荧光增白剂,探究目标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发射光谱性能,同时对滤纸及棉布的染色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该混合型荧光增白剂具有非常好的紫外吸收及荧光发射等性能,对滤纸和棉布具有明显的增白作用,而且原料便宜,产率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潜力。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DSD酸-三嗪单一型和混合型荧光增白剂,大部分产物具有较好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性能,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为国内外荧光增白剂产业及其下游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原材料支持。